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无创呼吸机临床管理规范.pptx
文件大小:3.8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78千字
文档摘要

无创呼吸机临床管理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基础概念解析

适应症与禁忌症管理

设备操作标准化流程

设备维护与质控体系

临床使用风险管控

效果评价与质量改进

01

基础概念解析

PART

无创呼吸机定义及类型

通过鼻罩、面罩等装置,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接,提供呼吸支持的医疗设备。

无创呼吸机定义

包括单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CPAP)、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智能型呼吸机等。

常见类型

工作原理与模式分类

工作原理

通过压力支持、通气量控制等技术手段,使肺泡开放,增加通气量,改善氧合,减轻呼吸肌负担。

01

模式分类

包括控制通气(CMV)、辅助通气(AV)、自主通气(SPONT)等模式,以及S、T、S/T等不同呼吸模式。

02

临床应用场景概述

睡眠障碍呼吸暂停

01

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其他呼吸衰竭

02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神经肌肉疾病

03

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重症肌无力等。

手术后及康复治疗

04

如胸部手术、肥胖患者减肥手术后的呼吸支持等。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管理

PART

稳定期患者,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呼吸衰竭

改善肺水肿和气体交换。

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

01

02

03

04

包括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急性呼吸衰竭

如重症肌无力、肌肉萎缩等,影响呼吸肌功能。

神经肌肉疾病

明确适应症范围

绝对/相对禁忌症界定

01

绝对禁忌症

气胸、大量胸腔积液、肺大泡等。

02

相对禁忌症

呼吸道分泌物多、昏迷、严重腹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患者筛选评估标准

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评估患者呼吸功能

清醒、合作,能够配合呼吸机使用。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无影响呼吸机使用的解剖异常。

评估患者解剖结构

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稳定。

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

03

设备操作标准化流程

PART

上机前准备与参数预设

确保无创呼吸机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并连接正确。

设备检查

患者评估

参数预设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道通畅程度、氧合能力及基础疾病情况,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无创呼吸机。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预设呼吸机的通气模式、吸入氧浓度、压力水平等参数,并确认报警界限。

面罩佩戴与压力调节

压力调节

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舒适度,逐步调节呼吸机的压力水平,使患者能够顺利呼吸。

03

将面罩紧贴患者面部,确保无漏气,同时避免压迫患者的眼睛和鼻子。

02

面罩佩戴

面罩选择

根据患者脸型、舒适度及漏气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型号和尺寸。

01

患者配合度指导要点

教育患者

向患者解释无创呼吸机的治疗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治疗的重要性。

01

呼吸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奏,与呼吸机同步呼吸,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02

舒适度调整

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调整面罩的松紧度和呼吸机的参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3

04

设备维护与质控体系

PART

按照制造商说明书进行,避免液体进入机器内部。

呼吸机内部清洁

使用清洁剂和清水清洗,确保无污渍和残留物。

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清洁

01

02

03

04

用干净柔软湿布擦拭,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呼吸机外部清洁

使用高效、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对呼吸机管路及附件进行消毒。

消毒处理

日常清洁消毒规范

耗材更换周期要求

呼吸机管路及附件

按照制造商说明书或临床需要进行更换,避免过期使用。

过滤器

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更换,确保过滤效果。

湿化器

定期更换湿化器内的水,避免细菌滋生。

鼻罩/面罩

根据患者使用情况和舒适度进行更换,确保密封性和舒适性。

故障预警处理预案

6px

6px

6px

定期检查呼吸机各项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监测故障

制定呼吸机故障应急预案,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应急预案

出现报警时,立即检查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及时排查原因并处理。

报警处理

01

03

02

建立专业的维修团队,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完好。

维修与维护

04

05

临床使用风险管控

PART

气道压力过高

实时监测气道压力,确保不超过设定范围,防止气压伤。

氧浓度过高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可能导致氧中毒,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

呼吸频率异常

实时监测呼吸频率,警惕过快或过慢的呼吸,及时调整参数。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密切关注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病情。

不良反应实时监测

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

选用合适面罩

根据患者脸型选择合适面罩,避免漏气造成压力集中。

定时更换面罩

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