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过程放大设计演讲人:日期:
CATALOGUE目录01放大设计基础原理02关键设计参数分析03过程放大策略选择04过程控制技术应用05放大验证流程设计06工业应用场景案例
01放大设计基础原理
生物反应过程放大效应生物量浓度增加混合均匀度下降氧气传质受限热效应显著生物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增加,生物量浓度随之增加,反应速率加快。随着规模放大,氧气从气相到液相的传质过程受到限制,需优化氧传递效率。大规模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度下降,可能导致底物浓度梯度增加,影响产物合成。放大过程中,生物反应产生的热量显著增加,散热问题成为关键因素。
几何相似与动力相似准则几何相似动力相似搅拌与通气设计流体动力学模拟放大设计时,应保持设备与原型的几何形状相似,以确保流体动力学特性一致。在几何相似的基础上,还需保证流体动力学特征相似,如雷诺数、弗劳德数等关键参数。针对大规模反应器,需优化搅拌和通气设计,以强化传质与传热效果。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放大过程中的流体行为,指导设备设计。
数学模型构建方法经验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建立关键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适用于特定条件下的放大设计值模拟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放大过程中的流体流动、传质与传热等过程。机制模型根据生物反应机理,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过程。人工智能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训练,构建预测性能更好的放大设计模型。
02关键设计参数分析
罐体几何尺寸优化优化罐体高度与直径比,以平衡发酵液压力、混合均匀度和能耗。罐体高度与直径比根据发酵液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罐体形状,如圆柱形、椭圆形等。罐体形状根据发酵过程中罐体承受的压力和温度,合理设计罐体壁厚,确保安全性。罐体壁厚
传质传热效率控制物料流动考虑物料在罐内的流动方式,避免物料积聚和死区,提高传质效率。03合理设计夹套或蛇管等传热装置,提高传热效率,保证发酵液温度均匀。02传热面积搅拌器设计选择适当的搅拌器类型和速度,以提高混合效果和传热效率。01
搅拌系统功率匹配搅拌器功率根据搅拌器类型和罐体尺寸,计算所需的搅拌功率,确保搅拌效果。01电机选型根据搅拌功率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和功率。02搅拌系统能耗考虑搅拌系统的能耗,优化搅拌器设计和电机匹配,降低能耗成本。03
03过程放大策略选择
逐级放大参数调整几何尺寸搅拌器类型通气与压力加热与冷却系统增加发酵罐直径、高度,确保放大后的设备能够容纳更多的物料。选择适应大规模生产的搅拌器,如三叶搅拌器、螺旋搅拌器等,确保物料混合均匀。增加通气量和压力,确保放大后的发酵罐内氧气充足,满足微生物生长需求。设计高效的加热与冷却系统,确保放大后的发酵罐温度能够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混合时间与氧传递平衡增加搅拌器转速和搅拌时间,确保物料在发酵罐内充分混合,提高发酵效率。混合时间优化通气方式,如采用多孔管、微孔曝气器等,提高氧传递效率,满足微生物生长需求。氧传递合理控制搅拌器转速和搅拌形式,避免产生过大的剪切力,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剪切力
放大后的发酵罐体积增大,设备投资成本相应增加,需评估设备投资的合理性。放大后的发酵过程需要更多的物料、能源和水资源,生产成本随之增加,需考虑成本控制措施。放大后的发酵过程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提高产品收益,需评估产品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放大后的发酵过程需要更多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人员成本相应增加,需评估人员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经济性成本对比分析设备投资生产成本产品收益人员成本
04过程控制技术应用
在线监测参数设置6px6px6px实时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确保温度控制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最适范围内。温度监测测量发酵液中溶解氧的含量,确保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下正常生长。溶解氧浓度监测监测发酵液中的pH值,以调节酸度或碱度,保证微生物的生长环境。pH值监测010302实时监测发酵罐内液位高度,防止溢料或干底。液位监测04
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传感器与执行器将温度传感器、pH计、溶解氧电极等检测元件与执行器(如调节阀、搅拌器等)集成,实现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与监控自动化报警与应急响应通过SCADA系统实时采集和监控发酵过程中的各类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当发酵过程出现异常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降低损失。123
异常工况处理机制异常情况识别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识别发酵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温度波动、pH值偏离等。01故障诊断与排除根据异常情况,进行故障诊断并快速排除,确保发酵过程稳定进行。02应急措施与恢复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当异常情况无法排除时,采取紧急措施保护设备和产品,并尽快恢复生产。03
05放大验证流程设计
中试平台实验验证确保中试平台与生产规模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