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顺风而呼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蟹六跪而二螯
D.则群聚而笑之
2.“輮以为轮”中“輮”的意思是()
A.用火烤使弯曲
B.柔软
C.车轮
D.一种制作方法
3.下列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翻译正确的是()
A.君子学问渊博,每天都参加反省自己
B.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C.君子有学问,而且每天都检查自己
D.君子广泛学习,每天都参加反省活动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焉”的意思是()
A.语气词
B.兼词,相当于“于之”
C.代词
D.助词
5.下列句子中“金”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铸以为金人十二
D.千金散尽还复来
6.“蚓无爪牙之利”一句的句式是()
A.宾语前置
B.定语后置
C.状语后置
D.主谓倒装
7.下列词语中,“绝”的意思为“横渡”的一项是()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以为妙绝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无以”的意思是()
A.没有用来……的办法
B.不能
C.没有
D.不用
9.下列对“劝学”中“劝”的解释正确的是()
A.劝说
B.勉励
C.劝告
D.劝阻
1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中“驾”的意思是()
A.驾车
B.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
C.驾驶
D.量词,指马车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能体现学习重要性的有()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下列各项中,属于《劝学》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的有()
A.对比论证
B.比喻论证
C.举例论证
D.道理论证
3.下列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理解正确的有()
A.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B.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C.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D.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4.下列句子中“而”表示转折关系的有()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词语中,与“日”用法相同的有()
A.上食埃土
B.下饮黄泉
C.用心一也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下列句子中,能体现学习要坚持不懈的有()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7.下列对“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理解正确的有()
A.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B.说明学习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C.体现了学习的作用
D.强调了要善于借助外物
8.下列属于《劝学》中所倡导的学习态度的有()
A.勤奋刻苦
B.持之以恒
C.善于思考
D.虚心求教
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为助词的有()
A.輮使之然也
B.蚓无爪牙之利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下列对“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翻译正确的字词有()
A.中:合乎
B.绳:墨线
C.輮:通“煣”,用火烤使弯曲
D.以为:把……制成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劝学》的作者是荀子,他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君子生非异也”中“生”通“性”,资质、禀赋的意思。()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强调了品德的积累对成为圣人的重要性。()
6.“锲而不舍”中“锲”的意思是“雕刻”。()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判断句。()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疾”的意思是“快速”。()
9.《劝学》一文大量运用比喻进行论证,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生动、易懂。()
10.“日”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每天”。()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劝学》中比喻论证的作用。
答案:用具体形象的比喻来阐述抽象的道理,使道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增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