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应给予()[单选题]*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答案:A。原因: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扰乱机关等单位秩序,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首先给予的处罚是警告,这是比较轻微的处罚措施,用于对初次违反或情节较轻的行为进行警告制止。
2.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单选题]*
A.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B.因民事纠纷在大街上大声争吵
C.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D.非法携带管制刀具
答案:B。原因:单纯的因民事纠纷在大街上大声争吵,只要没有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伴随,如威胁、侮辱他人等,只是正常的民事争议表达,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而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故意损毁公私财物、非法携带管制刀具都是明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哪种情形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多选题]*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C.70周岁以上的
D.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答案:ABCD。原因: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考虑到其初犯和年龄特点;70周岁以上的老人,身体等各方面因素;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从人道主义和特殊情况考虑,这些情形都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4.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单选题]*
A.当场击毙
B.不予处理
C.调解处理
D.直接拘留
答案:C。原因:当场击毙是针对严重暴力危及生命等极端情况,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这些情节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予处理不符合维护治安的要求,直接拘留又过于严厉,调解处理有助于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符合治安管理的目的。
5.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单选题]*
A.不予折抵
B.可以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C.可以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两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D.按照不同情况分别折抵
答案:B。原因: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重复限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处罚的合理性。
6.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单选题]*
A.六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答案:A。原因:这一规定是基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时效性和证据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多方面考虑的。如果时间过长,证据可能难以收集,并且也有利于促使公安机关及时发现和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7.下列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警告、罚款、没收、行政拘留
B.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
C.警告、罚金、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
D.警告、罚款、没收财产、行政拘留
答案:B。原因: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行政拘留等。没收和没收财产属于刑法中的概念,罚金是刑法中的附加刑,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8.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处罚。[单选题]*
A.从轻、减轻或者不予
B.从轻
C.减轻
D.不予
答案:A。原因:考虑到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在认知和表达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在违反治安管理时,根据其具体情况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体现了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
9.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单选题]*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答案:B。原因: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合法权益,让其有机会在面临较重处罚时进行陈述、申辩,确保处罚的公正性。
10.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单选题]*
A.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B.罚款
C.行政拘留
D.警告
答案:A。原因: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除了正常的处罚措施外,根据情况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以维护我国的社会治安和出入境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