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气污染防治法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33.83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8.36千字
文档摘要

大气污染防治法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

A.总量控制

B.浓度控制

C.质量控制

D.区域控制

2.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

A.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

B.城市中心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

3.国家逐步推行()交易,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控制

A.碳排放权

B.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

C.水污染物排污权

D.能源配额

4.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检验或者破坏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人处()的罚款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5.排放工业废气的单位,应当取得()

A.生产许可证

B.排污许可证

C.营业执照

D.税务登记证

6.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以上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A.一分钟

B.二分钟

C.三分钟

D.五分钟

7.在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

A.改造

B.拆除

C.改造或者拆除

D.继续使用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大气污染,或者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被隐匿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A.查封、扣押

B.没收、销毁

C.拆除、损坏

D.监管、扣押

9.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机制,统筹协调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A.联合防治协调

B.统一管理

C.综合整治

D.应急联动

10.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的,由()责令改正,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

11.()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各级人民政府

12.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进入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依法予以()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暂扣驾驶证

13.编制可能对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有关工业园区、开发区、区域产业和发展等规划,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影响评价

B.可行性研究

C.风险评估

D.成本效益分析

1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

A.排放口

B.监测设备

C.警示标志

D.防护设施

15.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

A.淘汰

B.限制

C.许可

D.监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的原则

A.源头治理

B.规划先行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E.调整能源结构

2.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为依据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行业排放标准

D.地方标准

3.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

A.燃煤

B.工业

C.机动车船

D.扬尘

E.农业

4.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依法公开排放信息。重点排污单位包括()

A.排放工业废气的单位

B.排放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单位

C.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

D.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施工和运输的管理,(),防治扬尘污染

A.保持道路清洁

B.控制料堆和渣土堆放

C.扩大绿地、水面、湿地和地面铺装面积

D.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