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武汉市黄陂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5.75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7.38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武汉市黄陂区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人民警察法》

【答案】:D

2.《监察法》规定,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应当依法予以(),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A.鉴定

B.甄别

C.重新取证

D.排除

【答案】:D

3.民警小于在人员、物品检查区检查牌照为某省AMC345的机动车,发现驾驶员神色慌张,遂命令其下车接受检查。驾驶员锁闭车门车窗,拒不下车。小于告知其拒不服从命令的后果之后,为防止危险发生,应采取的最为妥当的处理方式是()。

A.使用拖车,脱离该机动车

B.开展法制教育,待其情绪稳定,劝其下车

C.为防止其逃逸,使用锁车器锁上车轮

D.警告无效后,破门破窗强制带离

【答案】:D

4.张某等4人因口角与周某等5人发生纠纷,进而互殴,几乎所有人头面部都受伤出血,民警接报警后到达现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警可以鸣枪示警

B.民警既可以使用警械也可以鸣枪示警

C.民警可以立即使用武器制止双方继续殴斗

D.民警在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制止双方继续殴斗

【答案】:D

5.下列情形中,不应予以治安处罚的行为是()。

A.写一封恐吓信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B.用手机向他人发过一条淫秽信息的

C.为威胁证人而给其邮寄一颗子弹的

D.在互联网上发布捏造的事实诽谤他人的

【答案】:B

6.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威胁人身安全行为处罚的是()。

A.乙打电话威胁在公安机关反映目击自己盗窃的黄某

B.丙写匿名信威胁陈某不要和自己经营同类产品

C.丁与陈某有矛盾,便给陈某发短信,让其出门小心,遇到自己后将被殴打

D.甲因竞争上岗不成怀恨同事刘某,给刘某写匿名信进行威胁

【答案】:A

7.缉毒女民警小邓从警8年来,一直战斗在公安第一线,时常带病坚持办案,值班加班执行紧急任务成为工作常态。为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不再复吸,她挤时间考取了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解决了心理问题。她的行为体现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

A.甘于奉献

B.英勇善战

C.热诚服务

D.为民服务

【答案】:A

8.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变更为拘留、逮捕的,在变更的同时,原强制措施()

A.经请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B.需要立即解除

C.可以补办手续解除

D.自动解除不需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答案】:D

9.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逃跑等客观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公安机关应当()。

A.中止调查取证

B.继续进行调查取证

C.不再进行调查取证

D.暂停进行调查取证

【答案】:B

10.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戴人民警察标志,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还要做到什么()

A.佩戴单警装备

B.随身携带身份证

C.持有人民警察证件

D.携带通讯设备

【答案】:C

11.在办理胡某故意伤害案时,需要辨认人对胡某进行辨认。如果用照片进行辨认的话,照片数量不得少于:

A.10

B.9

C.5

D.7

【答案】:A

12.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的治安案件的前提条件是()。

A.引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原因必须是民间纠纷

B.仅限于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必须是公安机关愿意调解处理

D.仅限于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案】:A

13.某地一强制拆迁现场,群众殴打民警并烧砸警车。这时民警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经警告无效,可以()

A.不能还手,听之任之

B.先离开现场,等事件平息后再抓人

C.立即使用武器

D.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答案】:D

14.在抓捕行动中,当对方没有发现我方意图时,常用的接近方式不恰当的是()。

A.诱惑接近

B.伪装接近

C.隐蔽接近

D.公开接近

【答案】:D

15.民警张某、郑某在处理一起纠纷时,引来不少群众围观。民警张某向围观群众大声吼到:“有什么好看的!都给我走开走开!不要阻碍公务。不然坐牢是不好受的。”结果引起群众起哄。你认为民警张某现场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没有向群众说明处警警情的基本情况

B.不尊重群众,使用威胁性语言

C.没有向群众说明围观受罚的依据

D.没有向群众说明纠纷性质及处理程序

【答案】:B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