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2024年《保险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计算题
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现有一个项目,第一年产生的现金流FVl=1000元,第二年产生的现金流
FV2=1500元,第三年产生的现金流FV3=2000元,假定利率r=5%,试计算该
项目的现值是多少?果该项目初始投资需要4000元,建议投资吗?果初始
投资为5000元,是否还建议投资?
2.现有两种三年期国债,分别按半年和一年付息方式发行。国债面值为1000元,
票面利率为8%,市场利率为10%,试计算两种方式下的理论发行价格。
3.已知:法定准备金率为8%,流通中货币为500亿元,支票存款为1000亿
元,超额准备金为1亿元,那么:
(1)货币乘数是多少?
(2)基础货币是多少?
(3)货币供应总量是多少?
二、简答题
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精算师与会计师的主要区别。
2.简述科技在保险行业的主要应用价值。
3.简述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共同点。
4.简述犯罪拒赔的立法依据。
、材料分析题
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6年6月,郑某经丈夫陈某同意后,为其在A保险公司投保幸福人寿保
险。合同约定:保险期限20年,保险金额50万元,交费年限10年,年保费325
元,保单生效日为2012年6月27日,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关系为“配偶%2016
年5月16日,陈某与郑某离婚后与张某再婚,郑某未对保险合同作任何变更,
并持续交纳保费。2017年8月27日,陈某因病身故。事发后,郑某持保险合同
等有关材料到A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指出,合同订立时,身故受益人指
定为“配偶即投保人郑某,但保险事故发生时,郑某已与陈某离婚,对其不
再具有保险利益,故作拒赔处理。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处理的关键问题。
(2)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
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与本案相关的条款内容。
(3)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相关条款,对本案进行处理。
2.材料1:2007年,新华人寿总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61.32%,偿付能力严重
不足,保险保障基金首次被监管动用对其进行接管,花费27亿元,占股38.815%,
位居第一大股东o2009年,保险保障基金出手救助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注资78.1
亿元,后分批转出股权,耗时5年,退出时溢价84亿元。2018年,保险保障基
金动用608亿元,对安邦集团因违规股权被撤销所产生的资本金缺口进行等量
补足,保险保障基金股权占比98.23%O2023年,保险保障基金又分别出资226
亿元、66.4亿元和37.5亿元,出手救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和恒大人寿。
材料2:2023年一季度末,有高达27家保险公司处于偿付能力不达标状态。从
绝大多数风险处置方案来看,保险保障基金并未进行强力相助,更多的是以辅助
角色出现。
材料3:截至2023年2月末,保险保障基金余额为2038.33亿元。自2011年
委托资产管理业务上线运营以来,基金委托资产累计实现投资收益约55亿元,
平均年化投资收益率超过5%,基金资产在确保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较好地
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介绍保险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
(2)保险保障基金为什么要对面临重大危机或被宣告破产的保险公司进行救助?
(3)谈谈你对“保险保障基金是保险行业最后一道防线的理解。
四、论述题
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23年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印发《人身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办法
(征求意见稿)》,对不同类别的人身保险公司在业务范围、经营区域和资金运用
范围上进行明确与限制。试阐述保险业实施分类监管的内涵、意义及可能存在的
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2023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上海再保险“国
际板正式启动,同年10月,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迎来首批15家机构,为再保
险事业发展带来重要的政策红利,为我国再保险业深度融入全球治理体系创造了
新的契机。试阐述再保险的内涵、分类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