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汽车智能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学生工作页-习题及答案汇总- 1.1 汽车发展历史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7.3基于激光雷达与IMU实现SLAM.doc
文件大小:50.13 MB
总页数:8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3.27万字
文档摘要

任务1.1汽车发展历史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PAGE

PAGE4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训室

小组

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三横两纵技术架构中,“三横”是指(ABD)。

A.车辆关键技术B.信息交互关键技术C.控制执行技术D.基础支撑关键技术

(2)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在(B)级时,车辆有横向或者纵向辅助系统,但驾驶员仍需要集中注意力,手眼并用。

A.L0B.L1C.L2D.L3

(3)智能汽车的“智能”有(AC)模式。

A.自主式智能汽车B.独立式智能汽车C.网联式智能汽车D.共享式智能汽车

(4)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的是(B)

A.尼古拉斯·奥托B.卡尔·本茨C.亨利·福特D.戈特利布·戴姆勒

二、判断题

(1)智能汽车不包括智能网联汽车。(×)

(2)“两纵”指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车载平台与基础设施。(√)

(3)我国是最早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的国家。(×)

三、简答题

1.简述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

答: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2.简述三横两纵技术架构的定义。

答:“三横”指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与基础支撑关键技术。“两纵”指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车载平台与基础设施。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训室

小组

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前融合有(A)个感知算法。

A.1B.2C.5D.6

(2)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使用的传感器主要包括(ACD)。

A.视觉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C.毫米波雷达D.激光雷达

(3)传感器信息融合需要融合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因此需要做到(ABCD)。

A.硬件同步B.时间同步C.空间同步D.软件同步

二、判断题

1.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式分为前融合和后融合。(√)

2.环境感知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

3.前融合算法又被称为松耦合算法,有多个感知算法。(×)

4.感知层相当于汽车的“大脑”。(×)

三、简答题

1.相比于后融合,前融合具有哪些优势?

答:前融合算法只有一个感知算法。对融合后的多维综合数据进行感知,从整体上考虑信息,这样

做的好处是在前端时即可融合数据,让这些数据更具有关联性。

2.简述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的传感器种类。

答: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和车载通信单元。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训室

小组

时间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常用超声波探头的工作频率有(AC)。

A.40kHzB.48kHzC.58kHzD.77kHz

2.轿车的超声波倒车雷达传感器一般安装在(A)。

A.保险杠外皮上B.保险杠骨架上驾驶室或尾箱内C.挡风玻璃上D.汽车顶棚

3.超声波雷达主要用于(A)目标物的探测。

A.短距离B.中距离C.长距离D.以上均不对

4.超声波雷达的测量精度一般为(C)。

A.1-3cmB.1-10mmC.0.1mD.1m

二、判断题

1.超声波原理是超声波雷达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然后接收探头接收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并根据超声波反射接收的时差计算出与障碍物的距离。(√)

2.一般来说,超声波频率跟灵敏度成反比。(×)

3.UPA超声波雷达的探测距离一般在15~250cm之间。(√)

4.APA超声波雷达主要用于测量汽车前后方的障碍物。(×)

三、简单题

1.简述超声波雷达的定义

答:超声波雷达是指利用超声波(频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