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模板工程重点检查和控制内容
序号
工序
检查内容
控制措施
一
钢筋吊运
钢平台上每个堆放点按照500kg/m2控制,每个堆放点限载并均匀堆放。
在平台堆放点设置告示牌,并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巡查和监管。
二
安装洞口模板
各洞口间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2、牢固程度。
通过测量人员给出的控制线进行洞口位置的模板定位和复核,在安装模板时,应严格按照模板安装方案对模板进行加固。
三
模板松动
混凝土终凝情况。
根据现场的同条件试块和混凝土的配合比情况判断混凝土的终凝情况,当符合设计要求时,即可松动模板。
四
模板拆除
吊点及吊杆的牢固程度。
在拆除模板前,应对模板的吊杆和吊点进行检查,若发现有不牢固或损坏的地方,应及时进行加固和处理,经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的拆除。
五
模板清理与检修
模板清理效果;
模板的损坏情况及修补。
模板拆除后,应对模板及时清理,包括模板上的混凝土残渣和污渍;在清理过程中,如发现有损坏和变形的地方,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补。
六
上层模板控制线测设
偏差是否符合测量规范要求。
根据测量人员给出的控制线进行引测,模板控制线测设完毕后,需进行复核一遍,以确保模板的准确定位。
七
提升准备
预埋件紧固到位、抄平;
检查油路是否通畅;
连接节点变形情况;
螺栓紧固程度;
油缸垂直度;
导轨垂直度;
导轨变形情况;
检查钢平台各节点连接情况;
检查每块模板是否全部脱开,上口吊杆连接是否紧固;
检查爬升行程内障碍物是否全部清理完毕。
在爬模系统顶升之前,需对上述各种状况进行检查,当各项指标经检查均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八
试提升
各节点变形情况、油缸同步运行情况;
油缸和导轨垂直度情况;
附墙受力情况及变形。
通过设计要求和现场同步监控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九
提升导轨4200(4200mm)高度
风速≤6级;
平台上无大宗材料堆放;
油缸同步偏差;
爬升力同步偏差;
爬升速度的平稳。
在爬模系统上安装风速仪,保证顶模系统在≤6级风的情况下,进行顶升操作。通过控制室的油压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顶升。如平台上有大宗材料堆放,应及时将材料转移后,再进行系统的顶升。
十
试爬升50mm
油路是否通畅;
下架体与导轨、爬升器伸缩油缸协调工作情况。
通过系统控制以及人员检测。
十一
爬升4200(4200mm)高度
导轨变形及附墙位移量;
爬升器与油缸之间的间隙、伸缩油缸运行的协调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操作即可满足质量要求。
十二
模板支设
墙体厚度偏差;
模板下口定位偏差;
模板上口定位偏差。
墙体厚度通过在模板内侧上口设置与墙体厚度尺寸相同的刚性撑杆,把模板两侧的对拉螺栓固定加紧来控制。
十三
混凝土浇筑
是否按方案浇筑顺序;
分层厚度;
浇筑过程中需钢平台变形;
支撑系统变形。
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浇筑顺序分层浇筑,严禁一次浇筑到顶,浇筑完毕后必须马上清理各作业面混凝土残渣,确保各作业面的清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监测钢平台系统及支撑系统变化情况,掌握泵送力对系统的影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