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固定式光伏桩基局部冲刷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提出,海洋新能源发展越来越受国家
和地方重视。我国东部沿海山东、河北、浙江、江苏、广东和福
建等地已陆续出台了海上光伏支持政策,内容涉及立体确权、发展
规模及补贴方案等。海上光伏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大规模新业
态,必将在未来几年迎来产业发展爆发期。
海上光伏电场智能监测是海上光伏电场运维环节重要内容,
是确保海上光伏电场安全运营和发电效率提质增效基础和关键。桩
基固定式海上光伏电场基础是圆柱桩群,具有桩体密集、桩长较短、
桩径较小、基础较浅等特征。在复杂海洋动力环境中,这类桩基础
更易受极端海洋动力环境影响,存在超限位移、倾斜或共振破坏风
险,严重威胁电场运营安全。因此,亟需开展海上光伏工程智慧安
全监测关键技术和系统研究。
圆柱桩群基础是桩基码头、桩基桥梁、海洋导管架平台等工程中
常用基础形式。此类桩群一般与桩承台配套使用。桩基固定式海上
光伏电场圆柱桩群,桩体密集且相对独立(一般不建设桩基承台)。
由于桩体之间没有固连,且桩体数量庞大,以往针对单桩、群桩承台
点状监测方案无法直接适用。目前,海上固定式光伏桩基局部冲刷
仍面临两大技术瓶颈:一是缺乏低成本、分布式监测方案;二是针对
光伏桩群冲刷监测专项研究尚未系统开展。
海上光伏桩群在特定水动力条件下会产生独特海床冲刷形态,
相关冲刷机理本文不予以探讨。本文主要面向海上固定式光伏桩群冲
刷监测技术匮乏现状,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分析现有桩基冲刷监测技
术,探讨适合海上光伏桩群冲刷监测高性价比方案,为固定式海上
光伏工程智慧安全监测技术和高效运维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
海上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桩基冲刷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桩基冲刷监测是海洋工程、桥梁工程和水利工程运维过程中重
要环节。早期,桩基冲刷通常通过定期视觉检查或地形测量来评估桩
基冲刷。然而,桩基失稳往往是缓慢累积、突然发生,这种状况难
以准确测量并及时预警。随着技术发展,基于声学、光纤传感、磁
学等原理监测技术逐渐成熟,并被先后部署到港口、桥梁、水库或
大坝等水利工程监测场景中。除了数据采集端技术进步,数据传
输、处理、存储、分析、发布等系列技术均逐渐成熟,不仅极大地提
高了冲刷监测效率和准确性,也使桩基冲刷实时监测成为可能。
1.基于声学探测的冲刷监测技术
利用声波探测技术可准确获取水下地形数据。声学技术优势在
于:声波信号在海水中衰减弱、穿透能力强,且具有较好方向性,
分辨率高,有助于精确测量桩基周边水深变化;声学探测技术适应
能力强,能够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稳定获取数据;若使用新型三维
声呐系统,还可实现区域全覆盖和三维成像,有助于更好展示和理解
冲刷形态和发展趋势。因此,基于声学探测方法冲刷监测技术在桥
梁基础和近海建筑物监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常用声学探测
技术包括基于声呐(如单波束、多波束、双轴声呐和侧扫声呐等)和
基于超声波冲刷监测技术。
⑴基于声呐的冲刷监测技术
声呐技术是一种成熟水下目标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