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块奶酪
1.认识“伍、宣”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默读课文,能了解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月日
执教:
1.认识“伍、宣”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能说出蚂蚁们在搬运粮食时发生的事及蚂蚁队长的做法。
板块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奶酪图片)学生欣赏图片,交流认知。
2.(课件出示蚂蚁搬食物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蚂蚁搬运奶酪的过程中。面对一块美味诱人的奶酪,搬运奶酪的蚂蚁们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块奶酪》了解一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通过闯关的方式检查学生生字的学习情况,着重考查多音字“处”的认读情况。(课件出示闯关任务,学生作答。)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4.整体感知: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简述大意。
板块三探究心理,感知形象
1.梳理事件,初步感知蚂蚁队长的形象。
(1)默读课文,思考: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宣布禁令、发现奶酪、拽掉了奶酪的一角、支开同伴、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
(2)读禁令,思考:从蚂蚁队长的禁令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态度坚决、威严)教师适时解释“偷嘴”即偷吃的意思。
(3)“嘀咕”是什么意思?那么小蚂蚁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小声地、质疑地)从小蚂蚁的“嘀咕”中,你能读懂它的心声吗?(怕蚂蚁队长不受约束)
(4)说说蚂蚁队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纪律严明、威严、一视同仁)
2.体会蚂蚁队长的心理。
(1)(课件出示句子“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学生朗读句子,体会奶酪对蚂蚁们的诱惑。
(2)学生读课文第6~12自然段,找出能表现蚂蚁队长心理的词句,做上记号,补全鱼骨图。(课件出示“鱼骨图”)派代表展示成果,师生评议。
(3)小组讨论:蚂蚁队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推举代表交流原因。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相应情节,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词句来体会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
(4)再看鱼骨图,讲述蚂蚁队长在发现一块奶酪后所做的事情,讲述时加入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月日
执教:
1.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2.阅读《稻草人》选段,体会人物形象,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板块一复习回顾,加深记忆
1.指几名学生认读含有多音字“处”的词语,读准字音。(课件出示带有多音字“处”的词语)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块二自主感悟,评价队长
1.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对蚂蚁队长的所作所为作出简单的评价。
(1)用一个词语形容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坚守纪律/关爱弱小)
(2)结合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你喜不喜欢故事中的蚂蚁队长?为什么?(生自由表达)
2.升华主题。
(1)文中两次描写小蚂蚁们干活的积极性,对比读一读第3、13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2)小结:第一次——“来劲”,是因为听到蚂蚁队长和大家一样,没有特权;第二次——“劲头比刚才更足”,是因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爱护弱小。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美好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板块三角色朗读,拓展阅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挑选一组全班展示。
2.拓展阅读。(课件出示《稻草人》片段节选)
(1)默读故事,想一想:选文主要讲了什么?它想告诉我们什么?
(2)感受故事里生动有趣的想象,说说文中的稻草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如果你有一个“宝葫芦”,你想用它为稻草人做些什么?
本篇童话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内容贴近生活,对三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感悟:首先借助鱼骨图开展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再通过交流讨论,品味语言特点,积累语言表达。最终,学生认识到了一个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同伴的蚂蚁队长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