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17年)科学三年级下册
《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课题6.21我们的呼吸课型新授课
科学观念
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名称及基本功能。理解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
体成分不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
法及吸烟的危害。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对比分析、推理验证的能力。能用简单的图
教学目标表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
能设计并完成“吸入与呼出气体差异”的实验,学会用证据支持观
点。合作讨论呼吸器官的保护措施,提出可行性建议。
态度责任
树立保护呼吸器官的健康意识,拒绝吸烟及二手烟。关注空气质量
对呼吸的影响,增强环保责任感。
重点呼吸器官的名称及功能;吸入与呼出气体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难点通过实验验证气体成分变化(需直观化、简化操作)。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工作?”
课堂导入游戏体验
全班闭眼静坐1分钟,感受呼吸频率
憋气挑战:记录最长憋气时间,讨论“呼吸的重要性”
板书课题。
二、探索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1.观察与讨论
展示模型:用呼吸器官模型或动态图,引导学生依次指认鼻、咽、
喉、气管、支气管、肺。
课2.类比联想
“气管像树枝,支气管像小树枝,肺像两片海绵。
3.功能讨论
鼻毛和黏液有什么作用?(过滤灰尘、加湿空气)
肺为什么是呼吸的核心?(气体交换场所)
4.巩固活动
程拼图游戏:发放呼吸器官卡片,小组合作拼出完整呼吸路径。
板书记录
呼吸路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活动二: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1.问题猜想
提问“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一样吗?为什么运动后呼吸会变
学快?”
学生猜想:自由表达观点(如“呼出的气更热”“可能有更多二氧
化碳”)。
2.实验验证
实验1:石灰水对比实验
步骤
习1.向两杯澄清石灰水中分别吹气(呼出气体)和注入空气(吸入
气体)。
2.观察哪杯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实验2:温度与湿度测试
步骤
1.对镜哈气,观察镜面水雾(呼出气体湿度大)。
2.用手感受呼出气体的温度(比空气温暖)。
实验3:蜡烛燃烧对比
步骤
1.点燃蜡烛,用吸管吹气(呼出气体)和扇动空气(吸入气
体)。
2.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呼出气体中氧气少,火焰变小)。
3.总结归纳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