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下册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
课题5.18神秘星空课型新授课
科学观念:
理解银河系旋涡结构及太阳系位置;知道宇宙由星系构成,光年是
距离单位。
科学思维:
运用类比推理描述宇宙尺度;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天体层级关系。
教学目标
探究实践:
能制作银河系模型,设计宇宙层级思维导图;用实验模拟光年概念。
态度责任:
感受宇宙探索意义,树立辩证宇宙观;激发保护地球暗夜环境的责
任感。
重点:知道银河系的基本形状与结构,了解宇宙中包含星系、星云等
教学重难点天体。
难点:初步认识光年单位,理解宇宙的浩瀚。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星空遐想
诗歌提问
朗诵片段:“天上的街市,定然有美丽的珍奇”(郭沫若)。
提问:“如果宇宙是一片‘街市’,你认为银河系像什么?”
课堂导入
生活链接
展示城市夜空与无光污染星空的对比图,讨论光污染对观星的影响,
渗透环保理念。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秘星空去一探究竟。
板书课题。
二、探索
活动一:了解银河系。
1.课件展示夏季银河实拍图与城市夜空对比,提问:“为什么古人能
看到‘银河落九天’,而我们却很难见到?”
利用“人体投票”活动:
课教师说“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学生站立代表“同意”,蹲下
代表“反对”。
通过错误认知引发探究欲望。
2.解密银河系。
任务1:银河系“身份卡”
观看银河系3D模型,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程(1)用比喻描述银河系形状(如“旋涡、飞盘”);
(2)标注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猎户座旋臂边缘)。
教师点拨: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含2000亿颗恒星。
任务2:荧光沙画银河
用黑色卡纸作背景,荧光沙粒拼贴银河系旋涡模型,LED灯标记太
阳位置。
学思考:为何从地球看银河系像一条“银色带子”?(渗透视角差异)
总结:
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
天体系统。
出示资料卡:
星团是由十几颗至上百万颗恒星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的
习恒星集团。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
星际物质是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多种多样
的星际云,还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射线等。
3.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什么位置?
根据任务一中的任务单进行总结归纳。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距银河系中心约2.3万光年。
4.什么是光年?
提问:“如果小明说‘这颗恒星距离我们500光年,所以我们看到的是
它500年前的样子’,对吗?”
学生举手投票,暴露前概念(易混淆光年与时间)。
光速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