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4.18 气象灾害(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 (冀人版).pdf
文件大小:176.7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8气象灾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目的是引导学生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台风、洪涝、干旱的危害。活动2“预防灾害,保护自己”目的是引导学生通

过阅读教材上的资料,了解灾害来临时的自救及防范措施等知识。应用与拓展“了解龙卷风和

沙尘暴”目的是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龙卷风和沙尘暴等其他气象灾害对人类造成的的危害及预

防措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特点,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与安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了解基本的天气概念(如晴、阴、雨、雪等)和简单的天气变化规律,

对一些常见的气象现象(如雷电、雾等)有所认识,但关于气象灾害的知识相对较少,对于灾

害的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的认识较为模糊。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

强的阶段,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和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如气象灾害)有较高

的兴趣。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三、课标分析

核心概念:人类活动与环境

内容与要求:

11.2自然灾害

3~4年级②结合实例,知道台风、洪涝、干旱、沙尘暴、龙卷风等灾害及其影响,树立自我

保护和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常见的气象灾害的特点;能举例说出常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和防灾自

救方法。

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气象灾害的信息。

探究实践:能采用资料卡、宣传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探究气象灾害的过程和结论。能在探究

过程中与人交流、分享自己所知的气象灾害和自救方法。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探究气象灾害的兴趣,培养面对灾害时的冷静和应对态度,增强社会

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和防灾自救方法

难点: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气象灾害的信息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关于天气的知识吗?天气变化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但

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麻烦。那么,你们知道当天气变化到极端时,会发生什么吗?

出示一些气象灾害的图片

讲述:当天气发生异常变化给人造成损失时,我们就说发生了气象灾害。

提问:你知道哪些气象灾害?这些气象灾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二)探究与发现

1.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洪涝、干旱等。查阅资料,总结台风、洪涝、干旱有哪些危害?

查阅资料,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将你知道的填写在表格中或画出来。

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大风会损坏甚至摧毁房屋、庄稼、树木、电力中断、交通中断、

通讯中断等灾害;暴雨会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洪涝会淹没村庄、农田,建筑、生活设施等,还会使动植物和人失去生命,洪涝也会污染

饮水水源,进而引发流行性传染病等灾害。

干旱会造成农牧业减产,干旱还会导致人畜饮水困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冬春季节

的干旱易引发草原火灾和森林火灾。

小结:气象灾害确实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

坏等。因此,我们需要更加了解它们,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讲述:这些事实让我们看到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确实都造

成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但是它们带来的都是危害吗?有没有可能还存在着益处呢?学生分组

交流。

台风、洪涝和干旱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确实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但它们也可能带来一些

正面的影响。如:

台风可以给干旱地区带来及时的降雨,缓解水资源的紧缺,增加地下水位和水库蓄水量,

有利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台风还可以调节气温和湿度,降低高温高湿的不适感,改善空气质

量和人体舒适度,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工作。

洪涝可以补充淹没区的地下水,使淹没区土地更加肥沃;有利于河道鱼类的产卵繁殖;

塑造河床等。

干旱可以使得地面更加坚实,有利于一些工程建设;干旱还可以抑制某些疾病的传播。

讲解:看来,自然界发生的现象都有正反两面性,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和理解

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

2.预防灾害,保护自己

阅读教材中的资料,了解当灾害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阅后,整理资料录在《科

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3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