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下册
《善用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3.12善用自然资源课型新授课
科学观念
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区分什么是可再生资
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
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
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探究实践
动手体验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
态度责任
交流自然资源短缺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善用自然资源。
重点: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难点: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1.复习:通过之前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哪些自然
资源?你们是如何进行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我们可以将资源
课堂导入
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讨论:面对资源短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1.展示自然资源图片:包括土地、太阳能、煤炭、石油、地热
能和天然气等。
提问:在这些自然资源中,哪些是消耗后无法再生,一旦用尽
便永久性减少的?(煤炭、石油、天然气)
课2.阐述概念
(1)不可再生资源:指的是那些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需
要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复杂的地质过程才能形成的自然资源。它
们的储量在使用后会逐渐减少。
(2)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太阳能、水资源、森林和地热等,
程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自然恢复或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
(二)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与其对人类的影响
1.阅读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
峻。
(1)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膨胀;
(2)自然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威胁,其中可再生资源的供应日益
学紧张,不可再生资源则正逐步走向枯竭;
生物种类的灭绝、粮食供应的不足、草原的退化、淡水资源的
紧缺以及燃油供应的紧张,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现状。
2.在交流中,我们探讨了哪些自然资源可能会面临短缺的问
题。
粮食、淡水、燃油、耕地等资源的短缺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习3.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自然资源短缺将如何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粮食的短缺可能会导致饥饿状况的加剧,进而引发营养不良甚
至死亡;水资源的短缺可能会导致卫生状况的恶化、农作物产量的
减少、饮用水的匮乏等等问题;……
(三)减缓自然资源短缺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1.展示图片,介绍保护自然资源的策略,并提问:以下措施是
如何缓解自然资源枯竭的状况的?
(1)降低消耗:采用节能电器;避免食物浪费;选择绿色出行
方式;发展垂直农业;
(2)重复使用: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
(3)回收再利用:对纸张、塑料、玻璃等进行回收;
2.展示另一张图片,分析该建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