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秋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5单元 19 怀疑与学问 课时1.pptx
文件大小:9.48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18千字
文档摘要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解开心中的疑惑吧。

19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

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CONTENTS教学目录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3.结合具体语段分析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学习目标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主持走近作者必备知识

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为古籍整理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等。

顾颉刚以治学严谨著称,在北大读书时他曾校点清代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这本书很薄,他却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几个月才校点完,由此,他知道了辨伪的必要性,发起编辑《辨伪丛刊》,同时决心要从“辨伪书”到“辨伪史”。顾颉刚对于中国古史,做了许多辨伪的文字,《怀疑与学问》是他对后人的真情告白。创作背景必备知识

顾颉刚()程颐()张载()????虚妄()????停滞()盲从()??折扣()??墨守()譬如()塾师()??????腐草为萤()字音字形必记字词jiéyízàiwàngzhìmángzhémò?pìshúyíng

锻炼()冷冻()栋梁()解解答()浑身解数()押解()jiě?xièjiè?liàndòngdòng

辨伪去妄:辨别真假是非,丢弃荒谬不合理的东西。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不折不扣:不打折扣。墨守:形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流俗:流行的俗见。词义理解必记字词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思考这篇文章的内涵。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3—5)第三部分(6)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论证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论证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第一部分(1—2)划分层次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各段的中心句。自主探究初读课文第1段:“学者先要会疑。”——程颐?第2段:“学则须疑。”——张载?第3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第4段: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第5段: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第6段: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两个分论点: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3.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递进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道理论证,引用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来的。分析讨论精读课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这种提出方式有什么好处?

这种提出方式,既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同时名言本身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2.两个分论点是如何提出的?第6段开头,由一个递进复句巧妙过渡提出的。

3.作者是如何论述第一个分论点的?首先,第3—4段论述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能随随便便就信了;其次,第5段论述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具体阐述以怀疑的精神读书和治学;最后,第6段提出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4.什么是“怀疑的精神”?做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5.作者是如何论述第二个分论点的?首先,反面后正面说理,论述怀疑对于治学的重要性;其次,以戴震、笛卡儿的事例,论述发问求解的重要性;最后,先正面论述一切学问家做学问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后反面论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从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

6.第6段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