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6课】(统编版2024).pdf
文件大小:2 M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8.12千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1(统编版

2024)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6课。

5.难度系数:0.75。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之命名

为“郧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考古发现可知

A.郧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B.该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郧县人是欧亚内陆最早的古人类D.该遗址为探讨古人类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2.某同学暑假期间随父母导航到下图地点参观。下列早期人类中,他可以深入了解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居民

3.2024年1月,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成功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据考证,它距今约5万—7万

年,是罕见的同时发现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综合性遗址。下列早期人类中,生活

年代与其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4.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在这部专题片里,我们不可能看到

的生活场景是

A.元谋人使用打制石器B.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C.北京人人工取火的场景D.山顶洞人用骨针缝制衣服

5.一位同学在某处原始居民遗址博物馆里看到了下列展品。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

A.已经发明使用了文字B.逐渐产生了阶级分化

C.过上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D.实行禅让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6.下图为半坡遗址平面示意图。据此可推测,此时()

A.稻作农业繁荣B.农业改变生活方式

C.阶级分化明显D.多元一体特征突出

7.考古学家将类似于黄河中游地区仰韶遗址的遗址类型统称为仰韶文化,其在农业上以种粟为主,制陶

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为著名。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良渚遗址D.大汶口遗址

8.央视2023年春晚舞美设计以“满庭芳”为理念,创意取材自1959年陕西华县(现华州区)泉护村遗

址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这种花瓣纹被考古泰斗苏秉琦先生称之为“华山玫瑰”。彩陶的出现

与下列哪一古人类遗址有关()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

9.经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庙中,女神雕像体型有大小之分,似已形

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随葬玉器数量和规格也有区别。据此可以推测,该地区()

A.出土了精美的玉器B.出现了社会等级差别

C.盛行女神崇拜现象D.神权与王权实现统一

10.《良渚文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