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光的色彩
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1.知道什么是光源,了解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2.认识光的色散现象,观察色光混合现象;
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
3.知道光是电磁波,理解光具有能量。
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
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
■知识点一:光源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天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知识点二: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看到一条彩色的
光带,在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白光由色光混合而成: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初中物理
3.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4.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5.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6.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的混合规律:
教材习题01解题方法
如图所示,在水盆中斜插一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斜射到平面在水盆中斜插一块平面镜,平面镜和水形成
镜上,适当调整平面镜的位置、角度,可以在墙壁上看到彩了一个简单的三棱镜。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
色的光带。用手指轻轻搅动盆中的水,你又会看到什么现折射后,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光率不同,会把
象?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用手指轻轻搅动盆中
的水,会出现一些晃动的彩色光斑或光条带;
自然界中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可以实际在家中实验操作一下。
【答案】形成彩色光斑或光带;彩虹。
初中物理
教材习题02解题方法
如图所示是偶尔在城市街头看到的“人工虹”。我国唐代的张志和在《玄真可以动手做一下。
子》中记载“人工虹”现象“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据《杜阳杂编》
记述,这一实验流传很广,当时连长安(今西安)的儿童都能表演。请你也
做一做。
【答案】略
考向一: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例】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1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
考向二:光的色散
【例2】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产生
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选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
程度不同。
初中物理
一、单选题
1.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
C.成语“白纸黑字”从物理学看,说明白纸反射所有色光,而黑字不反光
D.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反射了绿光
2.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发光的霓虹灯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3“”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反射红光
C.桃花吸收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