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阅读试题
一、选择题
1.《诫子书》的作者是()[单选题]*
A.孔子
B.诸葛亮
C.孟子
D.庄子
答案:B。原因:《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用以告诫儿子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和孔子、孟子、庄子并无关系。
2.《诫子书》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中的“俭”主要指的是()[单选题]*
A.节俭财物
B.俭朴的生活作风
C.节省时间
D.对他人的吝啬
答案:A。原因:在文中“俭以养德”的意思是通过节俭财物来培养品德,这里强调的是对自身财物使用上的节制,而不是生活作风的俭朴概念涵盖的所有内容,也不是节省时间或者对他人吝啬的意思。
3.《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淡泊”意思是()[单选题]*
A.不追逐名利
B.淡薄的感情
C.清淡的食物
D.浅淡的颜色
答案:A。原因:在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表达的是如果不看淡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和感情、食物、颜色无关。
4.在《诫子书》里“淫慢则不能励精”中“淫慢”的含义是()[单选题]*
A.放纵懈怠
B.淫秽缓慢
C.过度的傲慢
D.淫乱和傲慢
答案:A。原因:这里“淫慢”是一个词,指的是放纵自己、懈怠的态度,而不是“淫秽缓慢”这种错误理解,也不是单独的“过度的傲慢”或者“淫乱和傲慢”。
5.《诫子书》中提到“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单选题]*
A.年龄和时间一起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失
B.年份和时间快速奔跑,想法随着日子远去
C.年纪随着时间静止,意志与日子同在
D.年龄和时间互相冲突,意志被日子带走
答案:A。原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的准确含义是年龄随着时间飞驰而增长,意志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B选项“年份和时间快速奔跑”表述不通,C选项“年纪随着时间静止”错误,D选项“年龄和时间互相冲突”不符合原意。
6.下列哪项不属于《诫子书》中强调的修身养性的要素()[单选题]*
A.静
B.俭
C.躁
D.学
答案:C。原因:《诫子书》强调静能修身、俭能养德、学以广才等,而“躁”是被批判的一种不利于修身养性的状态,不属于修身养性的要素。
7.《诫子书》“险躁则不能治性”中的“治性”的意思是()[单选题]*
A.修养性情
B.治理性格
C.治疗性情
D.整理性情
答案:A。原因:“治性”在文中的意思是修养自己的性情,不是治理、治疗或者整理这种字面意义上的意思。
8.《诫子书》中诸葛亮认为成才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多选题]*
A.好的出身
B.静的心态
C.俭的品德
D.不断学习
E.大量财富
答案:AE。原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强调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学以广才等,并没有提到好的出身和大量财富是成才的条件。
9.《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的“广才”意思是()[单选题]*
A.增长才干
B.广泛的才能
C.广大的才学
D.扩充才情
答案:A。原因:“非学无以广才”意思是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而不是指广泛的才能、广大的才学或者扩充才情这种表述。
10.从《诫子书》的整体内容来看,其核心思想是()[单选题]*
A.如何积累财富
B.如何教育子女
C.如何修身治学
D.如何取得功名
答案:C。原因:《诫子书》主要是告诫儿子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重点在于修身治学,文中没有提及如何积累财富或者取得功名,虽然有教育子女的目的但核心是修身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