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探秘殷墟甲骨第一期卜辞文例:结构、特色与文化映照.docx
文件大小:48.92 KB
总页数:3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3.38万字
文档摘要

探秘殷墟甲骨第一期卜辞文例:结构、特色与文化映照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甲骨文,作为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文字,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之上,承载着殷商时期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众多学者投身于甲骨文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甲骨学也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殷墟甲骨第一期卜辞,主要对应商王武丁时期,这一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反映在卜辞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对殷墟甲骨第一期卜辞文例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学术价值来看,文例研究是甲骨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文的文例包括卜辞的行款、读法、契刻顺序、卜辞与卜兆、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