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跨越时空的人性思辨:庄子与尼采人性思想之异同.docx
文件大小:49.91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3.32万字
文档摘要
跨越时空的人性思辨:庄子与尼采人性思想之异同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动机
庄子,作为中国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生活年代约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彼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与霸权,纷争不断,战火纷飞。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对天下的实际掌控力,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秩序遭受严重冲击。在社会层面,民众生活困苦不堪,饱受战争与苛政的双重压迫,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经济上,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商业活动也受到极大限制。在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形成,儒家、墨家、法家等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