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上册教案第17单元 综合复习与作品尝试——第17课时:笔画综合练习与作品布局初探.docx
文件大小:15.7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4.14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七单元综合复习与作品尝试——第17课时:笔画综合练习与作品布局初探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基础巩固:系统回顾本学期所学基本笔画(横、竖、撇、捺、钩、提、点)与复合笔画(横折、竖折、撇折、横撇、横钩等),结合教材第37-71页的书写范例,分析笔画组合规律。

理论深化:理解“平衡、呼应、疏密”等结字规律,通过“永字八法”的初步学习,掌握汉字结构中“点画呼应、主次分明”的审美原则。

文化渗透:结合书法史知识,简述“永字八法”在书法教学中的历史地位,如唐代张怀瓘《玉堂禁经》对“永字八法”的记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技能目标

临写能力:能综合运用笔画技巧临写复合汉字(如“木、大、永”),通过对比原帖与临写作品,分析笔画长短、角度、力度的差异。

布局能力:在方格中完成简单作品布局,掌握字距与行距的基本要领(如字距为字宽的1/2,行距为字高的1/3),并尝试用直尺辅助画格。

创作能力:在竖幅宣纸上书写2-3个汉字,初步体验作品的整体性与艺术性,理解落款、印章等书法元素的搭配原则。

情感目标

审美体验:通过综合练习感受书法的整体性美感,体会“笔画如骨、结构如肉、布局如衣”的书法美学思想。

习惯养成:培养“耐心、细致”的书写习惯,通过反复临写与修改,提升自我纠错能力。

兴趣激发:通过展示优秀学生作品与书法名家作品,激发学生对书法创作的兴趣,树立“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复合汉字的协调性:以“永”字为例,分析点、横、竖、撇、捺、钩、提等笔画的组合关系,避免“点画冲突”或“结构松散”。

布局的基本原则:通过方格与竖幅的对比练习,掌握“字居中、行对齐、留白匀”的布局要领。

难点

多笔画汉字的平衡:如“永”字中撇捺的舒展与竖钩的挺拔需协调统一,避免“撇捺过短”导致字如“十字架”,或“竖钩歪斜”失去重心。

疏密关系的处理:理解“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原则,如“木”字中横短竖长、撇捺开张的疏密对比。

三、教学准备

教具

书写工具:毛笔(大、中、小号)、墨汁、砚台、宣纸(方格、竖幅)、镇纸。

多媒体资源:教材第37-71页书写范例的PPT课件,动态演示“木、大、永”的书写过程;优秀学生作业与书法名家作品图片(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永”字)。

辅助工具:直尺、红笔(用于教师点评与学生自评)、投影仪。

学具

书写材料:学生每人一套书法工具(毛笔、墨汁、宣纸)、直尺、红笔。

学习资料:教材第37-71页的书写范例、课堂练习纸(方格与竖幅)。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5分钟)

笔画抢答

活动设计:教师播放“横、垂露竖、长撇、正捺、竖钩”的动态书写视频片段(每个笔画约10秒),学生举手抢答笔画名称及书写要点。

要点强化:

横画:抗肩约5°,起笔藏锋,收笔回锋;

垂露竖:末端圆润如露珠,忌写成悬针竖;

长撇:起笔重,行笔渐轻,收笔出锋;

正捺:一波三折,起笔轻,行笔渐重,收笔平出;

竖钩:竖画挺直,钩尖锋利,出钩角度约45°。

口诀回顾

集体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横画练习歌”“捺画练习歌”等口诀,强化肌肉记忆。

口诀示例:

横画练习歌:“横画如桥梁,抗肩要适当;起笔藏锋行,收笔回锋藏。”

捺画练习歌:“捺画一波三折,起笔轻如燕;行笔渐加重,收笔平出尖。”

2.复合汉字临写指导(15分钟)

(1)“木”字综合练习

结构分析

笔画关系:横短竖长,撇捺开张,竖画居中;

空间分布:横画将字分为上下两部分,撇捺左右对称,收笔处略高于竖画末端;

对比分析:展示教材第3页的“木”字例字,分析其疏密关系(横画以上疏,横画以下密)。

笔画要点

横画:抗肩约5°,长度约为竖画的1/2;

竖画:用垂露竖,挺直有力,贯穿横画中心;

撇捺:撇画起笔高于捺画,收笔处略高于竖画末端,形成“上开下合”的态势。

易错提醒

常见问题:

撇捺过短:导致字如“十字架”,缺乏舒展感;

竖画歪斜:失去重心,影响整体平衡;

横画过长:导致字形扁宽,失去挺拔感。

纠正方法:

用直尺辅助测量横画长度;

在竖画两侧画辅助线,确保竖画垂直;

反复临写,对比原帖与临写作品的差异。

(2)“永”字初探

文化引入

永字八法:简介“永字八法”(点为“侧”、横为“勒”、竖为“弩”、钩为“趯”、提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说明“永”字包含多种基本笔画,是书法练习的经典范字。

历史背景:引用唐代张怀瓘《玉堂禁经》中的记载:“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

分步临写

步骤1:点(侧)

位置:居于字心上方,略偏右;

形态:侧点,起笔轻,行笔渐重,收笔回锋。

步骤2:横(勒)

位置:起笔于点画右侧,抗肩约5°;

形态:短横,起笔藏锋,行笔稳健,收笔回锋。

步骤3:竖(弩)

位置:贯穿横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