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上册教案第18单元 学期总结与成果展示——第18课时:书法学习回顾与作品赏析.docx
文件大小:14.4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3.18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八单元学期总结与成果展示——第18课时:书法学习回顾与作品赏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系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钩等)、复合笔画(横折、撇折等)及执笔、布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理解不同笔画的书写规律(如“横画抗肩”“捺画燕尾”),并能结合具体字例说明其应用。

掌握书法作品的基本评价标准(笔画、结构、布局),并能初步运用这些标准分析作品。

技能目标

能准确复述至少3种笔画的书写口诀(如“横画斜切起笔,行笔轻提,收笔回锋”),并现场示范书写。

展示1-2幅个人最佳作品,清晰说出作品中的笔画要点(如“‘求’字的竖钩需挺拔有力,捺画燕尾需舒展”)。

通过小组互评,学会用红笔标注他人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情感目标

通过作品展示与互评,增强书法学习的自信心,激发持续练习的兴趣。

感受书法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与表达,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回顾笔画书写要点与结字规律,通过作品展示巩固学习成果。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强化记忆。

难点

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避免评价流于形式。

帮助学生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理解书法练习的长期性。

三、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本学期知识要点思维导图(含工具、技法、姿势三大部分)。

优秀笔画/作品范例(如“横画抗肩角度对比图”“‘求’字集字作品”)。

张芝“临池学书”典故动画短片(3分钟)。

展示板、磁铁:用于张贴学生作品,分区域标注“笔画之星”“结构之星”等。

“书法小达人”奖状、贴纸:设计不同奖项(如“笔画小达人”“进步之星”)。

红笔、评价表:评价表包含“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级评分”三栏。

学具

个人本学期最佳书法作品(1-2幅,可选择“求是”集字或自选字,建议用宣纸书写)。

书法练习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与互评建议)。

彩色便签纸(用于书写作品介绍与互评留言)。

四、教学过程

1.趣味导入:书法闯关游戏(5分钟)

笔画抢答

教师出示PPT上的笔画图片(如垂露竖、长撇、正捺),学生举手抢答名称及书写口诀。

示例:

教师展示“垂露竖”图片,学生回答:“这是垂露竖,书写口诀是‘斜切起笔,行笔垂直,收笔回锋’。”

答对者获“笔画小标兵”贴纸,答错者由其他同学补充。

口诀接龙

全班分小组接力背诵“横画练习歌”“捺画练习歌”等口诀,节奏准确者小组获积分。

示例:

第一组背诵“横画练习歌”:“斜切起笔轻,行笔慢慢行,收笔回锋重,横画要抗肩。”

第二组背诵“捺画练习歌”:“轻起笔,重行笔,燕尾舒展要牢记。”

2.知识梳理:思维导图回顾(10分钟)

(1)师生共同构建知识框架

工具篇

文房四宝:

笔:尖(锋颖尖锐)、齐(笔锋平整)、圆(笔肚饱满)、健(弹性良好)。

墨:墨汁使用注意事项(如“避免直接加水稀释,可用墨块研磨”)。

纸:生宣(吸水性强,适合写意书法)、熟宣(吸水性弱,适合工笔书法)。

砚:清洗方法(如“用清水冲洗,避免残留墨渣”)。

技法篇

基本笔画:

横:斜切起笔,行笔轻提,收笔回锋(抗肩角度约5°-10°)。

竖:垂露竖(收笔回锋如露珠下垂)、悬针竖(收笔出锋如针尖)。

撇:短撇(斜切起笔,快速出锋)、长撇(行笔渐提,弧度自然)。

捺:正捺(轻起笔,重行笔,燕尾舒展)、反捺(如长点,收笔回锋)。

钩:竖钩(竖画末端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弯钩(弧度自然,钩尖锋利)。

复合笔画:

横折:方硬转折(如“口”字)、圆转衔接(如“月”字)。

撇折:撇横衔接(如“去”字),注意角度与长度。

姿势篇

五字执笔法:擫(拇指按)、押(食指压)、钩(中指勾)、格(无名指抵)、抵(小指托)。

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站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微前倾。

(2)易错点辨析

展示学生常见错误作品(如“横画过平”“捺画无燕尾”),学生分组讨论错误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

示例:

错误作品:“横画过平”的“二”字。

小组讨论:

学生A:“横画没有抗肩角度,显得呆板。”

学生B:“可以调整起笔角度,行笔时稍向上提。”

教师总结:“横画抗肩是书法美感的体现,练习时可借助直尺辅助观察角度。”

3.作品展示:我的书法成长册(20分钟)

(1)个人作品介绍

学生将作品张贴至展示板,自愿上台介绍:

示例:

学生C:“我选的字是‘求’,用到了竖钩和捺画。书写时,我注意竖钩要挺拔,捺画的燕尾要舒展。”

学生D:“我选的是‘是’字,横画抗肩角度约8°,撇捺交叉点在中心线上。”

教师重点点评3-5幅作品,强调“笔画正确、结构端正、布局合理”的评价标准。

示例:

教师:“这幅‘求’字的竖钩非常挺拔,捺画的燕尾也很舒展,整体结构紧凑。如果能在‘点’的位置再稍作调整,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