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国代设计思想.docx
文件大小:33.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9.32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一)技艺相通

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技术与艺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器”的概念是物质生产的产品,器的制造包含了生产技艺与艺术制造。“技艺相通”的观点,最早见于庄子《天地篇》中的记载:“能有所艺者,技也”。古代把“大工”称为“木工”,“工”字在这里与“匠”字的意思一样,意味着“奇异”、“工艺”、“意图”等。综合这些意义,又说成是“工匠”;“工作”、“巧丁”、“巧匠”、“匠人”等。在《魏书》中,也有“百工技艺”的记载。所以,技艺一词,不仅指工匠的技能,也指艺术活动的技巧。古代的技术通常主要表现为手工的技术及个人的技术,是人的手艺、技巧、技艺和技能的总称。技术的“术”字意味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