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金华金开招商招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在对作品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准确把握创新是否植根于现实生活,还要________地指出作品艺术创作上的创新点及其于艺术积累的意义。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偏概全
??B:以点概面
??C:可见一斑
??D:见微知著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由文意可知,对作品的评价“不仅……还要……”,由递进关联词引导,作品评价要根植于现实生活,还要从现实生活中指出创新点与意义。D项“见微知著”指小中见大、以小见大,符合文意,当选。
A项“以偏概全”,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含贬义色彩,与语境不符,排除;
B项“以点概面”,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以点代面”,用一个点代表一个面,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非正确词语,排除;
C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文段非从部分到整体,而是递进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开展文艺作品批评的四个基点》
?
2、下列选项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B: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赢得春光先到来,浅黄青绿映楼台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A项,“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指手指如葱根细白,嘴唇像含着朱丹一样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当选。
B项,“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意思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为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来指代诗人自己的不得志。并非比喻,排除;
C项,“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并无修辞手法,排除;
D项,“赢得春光先到来,浅黄青绿映楼台”意思是是她最先迎来了春光,亭台楼阁掩映在她的浅黄淡绿之中,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排除。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孔雀东南飞》《绝句漫兴九首·其一》《武陵春》《杨枝词》
?
3、生活在海水上层和中层的硬骨鱼类,大多数都有鳔。鱼鳔的体积占身体的5%左右,其形状有卵圆形、圆锥形、心脏形、马蹄形等等。鱼鳔里充填的气体主要是氧、氨和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最多。所以,在缺氧的环境中,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为鱼提供氧气。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大多数鱼都有鳔
??B:不同形状的鱼鳔之间的对比
??C:没有鱼鳔,鱼就不能呼吸
??D:鱼的生理特征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文段首句引出观点“硬骨鱼类大多数都有鳔”,紧接着论述鱼鳔的“体积”和“形状”,随后介绍“鱼鳔里充填的气体”,尾句论述“鱼鳔”的作用,所以后文是对首句“鱼鳔”的具体解释说明。故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在首句,对应A项。
B项,“对比”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且“鱼鳔形状”对应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C项,文段论述为“鱼鳔作为辅助呼吸器官”,“没有······就不能”表述绝对,且对应解释说明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生理特征”范围扩大,文段只论述“鱼鳔”,排除;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鱼的呼吸器官——从鱼鳔到肺》
?
4、人俗,其艺未必俗。巴尔扎克平生为连篇的俗事所累,然而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文豪,而雨果甚至称赞他道:“当他站在时代前去创造绝对价值,没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时,巴尔扎克就达到了最伟大的地步。”齐白石对金钱的爱慕和吝啬的确去雅甚远,但齐白石的画俗吗?答案是否定的。当这些大师趋附名利时,满足的是其生存的需求,是人之为人庸俗的生存本性使然,而当他们创作时,表现的是灵魂的升华,是人性中“高雅”的追求所致。
对“人俗,其艺未必俗”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人是庸俗本性与高雅追求的矛盾统一体
??B:艺术家的创作没有刻意迎合大众的趣味
??C:即使被俗事所累,但作品价值不受影响
??D:艺术家创作时,高雅的灵魂起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此题为词句理解题,首先定位文段,出现在文段开头,故结合后文理解。后文分别列举“巴尔扎克”以及“齐白石”的两位大师的例子,后文通过“这些”指代词对前文进行总结,强调他们趋附名利为本性使然,而创作时是灵魂的升华,追求的是人性中的高雅,故“人俗,其艺未必俗”的原因是“人虽被利益驱使,但仍有高雅的追求”,对应A项,“庸俗本性与高雅追求的矛盾统一体”强调“俗与雅”是共存的,当选。
B项,对应例子部分,未体现“俗与雅”的并存关系,排除;
C项,“不受影响”表述不明确,未提到“雅”,表述片面,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