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吴川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6.27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8.27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吴川市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勤务辅警在公安机关指挥或者人民警察带领下依法协助开展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展社会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禁毒等宣传教育

B.执行刑事强制措施

C.接受、处理群众求助,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D.开展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等服务

【答案】:B

2.某邮电所业务员徐某为顾客吴某办理完邮寄手机的手续后,又拆开邮包取走手机自用。徐某的行为构成()

A.私自开拆邮件罪

B.盗窃罪

C.私自开拆邮件罪和盗窃罪

D.侵犯通信自由罪

【答案】:B

3.辅警不得从事()工作。

A.告知交通违法行为

B.社区警务工作

C.窗口服务

D.出具鉴定报告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B.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C.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首先责令该人民警察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能赔偿的,由其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D.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答案】:D

5.辅警具有()情形的,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A.辅警在试用期期间处于妊娠期

B.辅警违反公安机关纪律要求,未造成后果且能改正的

C.辅警因工伤残尚在恢复期中

D.辅警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答案】:D

6.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A.减轻

B.不予

C.从轻

D.免予

【答案】:B

7.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传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口头传唤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B.传唤证由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批

C.口头传唤不必出示传唤证

D.口头传唤后应当补办传唤证

【答案】:D

8.如果被行政拘留人被刑事拘留、逮捕的时间已超过被行政拘留的时间的,则()

A.行政拘留不再执行,办案部门也不用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B.行政拘留可以执行,办案部门不用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C.行政拘留不再执行,但办案部门必须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D.行政拘留可以执行,但办案部门必须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

【答案】:C

9.基本情况:据指挥中心通报,某居民小区附近近段时间连续发生抢夺单身女性财物案件。现在你带领4名巡警,携带相关装备(2副手铐、两支枪)在该路段进行巡逻。在巡逻过程中,发现有两名可疑人员看见你们后,分两头逃窜,此时,你该怎么办()

A.大声喝令“站住”后,集中优势警力控制其中一人

B.大声喝令“站住”后,站在原地不动

C.大声喝令“站住”后,向后退。

D.大声喝令“站住”后,分散警力分头追击二人

【答案】:A

10.某派出所辖区内一大学的学生吴某到该派出所投案称其与同学李某发生矛盾并将李某打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民警张某带着联防队员分别对吴、李调查

B.民警将吴的同学李某传唤到派出所一同调查

C.派出所接受投案,并指派民警调查

D.民警认为其违法情节特别轻微,直接决定不予处罚

【答案】:C

11.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或者对正常运行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给予治安处罚的前提条件是()。

A.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

B.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拒不接受批评的

C.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不再从事同类行为的

D.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不愿改正的

【答案】:A

12.某夜,甲在夜宵摊喝醉了酒,路过某药店门口时,声称肚子疼要买药,店老板让他到附近医院去买。甲恼羞成怒,把药店大门的卷闸门(价值400元)踢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此案可调解处理

C.甲的行为构成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