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试题(7)
一、解释概念(每题4分)
1.归还学说
2.根际
3.硝化作用
4.质外体
5.作物营养临界期
二、填空题(每题1分)
1.钼在植物体中是(1)和(2)酶的组成成分,所以(3)作物缺钼受
影响最为明显。
2.矿质养分在(4)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5)的运输是双向的。两部
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6)来沟通。
3.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例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含有(7)和(8),抗
坏血酸氧化酶含有(9),硝酸还原酶含有(10),而碳酸酐酶却需要(11)
使之活化。
4.在磷肥鉴定中,pH值是常用指标之一,过磷酸钙一般呈(12)性,钙镁
磷肥呈(13)性,而磷矿粉呈(14)性。
5.某一复合肥料含N20%、含K2O15%、含B2%,那么它的表达式为(15),
它属于(16)复合肥料。
6.指出下列营养病害是缺乏何种营养元素,水稻缩苗病(17),苹果苦痘
病(18),甜菜腐心病(19),苹果黄叶病(20)。
三、简答与计算(每题6分)
1.试分析土壤条件与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关系。
2.土壤中硫的来源有哪些?什么地区易发生缺硫?
3.钾对增强作物抗性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4.说明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吸收、同化、运输和贮存方面各有什么异同?
5.叶面施肥有何优点?它能否取代根部施肥?为什么?
四、论述题(4道题中任选3题,每题10分)
1.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横向运输、纵向运输、再利用程度和缺
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的特点。
2.列出土壤中养分向根表迁移的几种方式,并说明氮磷钙各以那种方式为
主?它们在根际的分布各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试述石灰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关键与途
径。
4.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
相应措施是哪些?
植物营养学试题(7)参考答案
一、解释概念(每题2分)
1.归还学说:为保持地力,应向土壤中归还被植物吸收的元素;
2.根际:根周受植物生长、吸收、分泌显著影响的微域土壤;
3.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4.质外体:细胞膜以外的植物组织的连续体;
5.作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失调最为敏感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题1分)
(1)硝酸还原酶,(2)固氮酶,(3)豆科,(4)木质部,(5)韧皮部,
(6)转移细胞,(7)Fe,(8)Cu,(9)Cu,(10)Mo,(11)Zn,(12)酸
性,(13)碱性,(14)中性至微碱性,(15)20—0—15—2(B),(16)二元,
(17)Zn,(18)Ca,(19)B,(20)Fe。
三、简答与计算(每题5分)
1.试分析土壤条件与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关系。
①土壤pH值:高低两个方向
②土壤Eh值:变价元素铁、锰,磷
③土壤有机质:螯合作用--金属微量元素
④土壤水分状况:养分移动性
2.土壤中硫的来源有哪些?什么地区易发生缺硫?
①来源:A降水B含硫肥料
②缺硫地区:A土壤全硫含量低
B远离含硫工业区
C长期不施含硫肥料,如过磷酸钙
3.钾对增强作物抗性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