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是收集、分析和评价审核证据的过程;
审核是确定审核证据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
审核是系统地、独立地、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可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内部审核称为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审核还包括结合审核、联合审核等其他类型的审核。
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1.是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
2.是审核的依据;
3.包括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和行业规范;
4.针对一次具体的审核,审核准则应形成文件。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1.审核证据可以通过文件、面谈、或现场观察的方式获取。
2.审核证据要是能够证实的信息,不能证实的信息不能作为审核证据。
3.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信息;
4.审核证据可以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1.审核发现是评价的结果,评价的对象是审核证据,评价的依据是审核准则。
2.评价的过程是将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可能符合,可能不符合。
3.评价的结果不仅是符合或不符合,还可以识别改进的机会。
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1.审核结论是审核组得出的审核结果,而不是审核组的某个成员的结果。
2.审核结论仅是审核组的审核结果,未必是最终审核结果。
3.审核结论与审核目的有关,审核目的不同,审核结论不同;
4.审核结论以审核发现为基础,针对审核目的,得出的综合性、整体性评价。
审核委托方: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1.审核委托方的要求事项是审核;
2.审核的委托方可以是组织,也可是个人;
3.审核委托方可以是要求对自己QMS进行审核的受审方;
4.审核委托方可以是要求对供方的QMS进行审核的顾客;
5.审核委托方可以是依据法律法规有权要求对某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独立机构。
6.审核委托方可以是为使受审组织的管理体系注册,依据认证合同对其进行审核的独立机构。
审核方案: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1.审核方案包括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以及对这一组审核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所必要的活动。
2.审核方案具有“特定时间段”的特点;
3.审核方案具有“特点目的”的特点;
4.审核方案是策划的结果。
审核计划:对一次审核活动或安排的描述。
1.审核计划针对一次审核;
2.审核计划描述一次审核的活动或安排;
3.审核计划必须形成文件;
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的区别:
1.审核计划仅是针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审核方案包括对审核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管理,包括为这次审核进行适当的策划、提供资源、制定程序所必要的所有活动;
2.审核计划必须形成文件,审核方案有的内容未必要形成文件;
3.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编制,审核方案由负责审核方案管理的人员建立。
能力: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分类
审核的目的:确定审核应完成什么。
1.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2.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3.评价管理体系实现特定目标的有效性;
4.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
审核分类:
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处于管理评审或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2.第二方审核:由对组织感兴趣的相关方(如顾客)或其他组织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3.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如认证机构。
4.结合审核: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或其他管理体系一起接受审核。
5.联合审核: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审核机构合作,共同审核一个受审核方
3.掌握五项审核原则
与审核员有关的原则:
1.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
2.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3.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与审核活动有关的原则:
1.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2.基于证据的方法。
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
审核的启动;
(1)制定审核组长
(2)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3)确定审核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