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护士急救注意事项.pptx
文件大小:3.76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68千字
文档摘要

护士急救注意事项演讲人:日期:

目录02常见急症处置要点01急救基本原则03护理操作规范04团队协作机制05急救设备应用06后续处理要求

01急救基本原则

评估环境安全性确定周围是否有危险物品或环境,如危险物品、火源、电线等,并立即将其移开或消除。检查周围环境急救者应先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在急救过程中受伤或受到威胁。确保自身安全判断患者所处环境是否安全,如有危险需及时转移患者。评估患者环境

确认患者意识状态检查循环触摸患者的大动脉(如颈动脉),检查是否有脉搏跳动,以确定患者是否还有心跳。03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02观察呼吸呼唤患者大声呼唤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反应,以确定其意识状态。01

快速启动应急系统呼叫急救电话如患者情况紧急,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情况并请求救援。01寻求帮助在呼叫急救电话的同时,可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共同进行急救。02实施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03

02常见急症处置要点

心脏骤停处理流程发现心脏骤停,立刻呼叫急救团队,同时开始心肺复苏。立即呼叫急救团队心肺复苏除颤按照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顺序进行心肺复苏,持续进行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如有条件,应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提高患者生存率。

创伤出血控制方法止血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对出血部位进行直接压迫止血,如出血严重,则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包扎抬高伤肢用无菌纱布或清洁的布料对伤口进行包扎,避免感染,并固定伤处,减少出血。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少出血和肿胀。123

如患者呼吸道被异物堵塞,可采用背部拍打、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方法清除异物。呼吸道异物清除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呼吸困难,应尽快给予氧气吸入,以缓解缺氧症状。吸氧呼吸道梗阻解决方案

03护理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标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体温范围为36.0-37.5℃,超过38℃为发热,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成人每分钟60-100次,脉率规整、强弱适中,若脉率过快或过缓,需及时查明原因。成人每分钟16-20次,节律规整,若呼吸过快或过缓,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处理。成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若血压过高或过低,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急救药品使用规范药品准备用药原则用药记录急救药品分类确保急救药品齐全、无过期,放置于指定位置,方便取用。遵循医嘱,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调整药物剂量。记录用药时间、剂量、患者反应等信息,以便后续参考。将急救药品按作用机制分类存放,如心肺复苏类、止血类、抗过敏类等。

无菌观念时刻保持无菌意识,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和手套。无菌物品管理确保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保存环境清洁、干燥。无菌技术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如使用无菌器械、敷料,避免交叉污染等。无菌操作环境保持操作环境清洁、宽敞,减少人员走动和物品摆放,以降低感染风险。无菌操作执行要求

04团队协作机制

角色分工明确原则团队领导负责全面统筹、指挥和协调急救工作,确保任务高效完成。01急救护士负责现场患者的紧急救治,执行急救措施和药物使用。02辅助护士协助急救护士进行患者转运、物资准备和急救记录等工作。03药剂师负责急救药品的准备、调配和核对,确保药品质量和使用安全。04

信息传递标准化发现急救情况时,第一时间向团队领导报告,明确患者人数、病情和所需资源。急救信息报告团队成员之间使用专业术语和标准手势进行沟通,避免误解和延误。沟通方式规范急救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信息、急救措施和效果,便于后续分析和总结。急救记录

跨科室衔接流程协作演练定期进行跨科室急救协作演练,提高团队协作和应急能力。03制定完善的交接流程,确保患者信息和急救措施在科室间准确传递。02交接流程紧急呼叫发现需要跨科室协作的急救情况时,立即呼叫相关科室进行支援。01

05急救设备应用

除颤仪操作要点检查除颤仪心脏节律分析正确选择能量除颤部位确认除颤仪处于完好状态,检查电极板、电缆和电池等部件是否完好。使用除颤仪前,应首先分析患者心脏节律,确认是否需要除颤。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一般情况下成人首次除颤能量为200J。将电极板置于患者胸部合适位置,确保接触良好并避免与植入性医疗器械接触。

呼吸机参数设置呼吸频率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设置呼吸频率,一般成人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01潮气量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设置潮气量,一般成人潮气量为8-10ml/kg。02呼吸比根据患者病理情况设置呼吸比,一般设置为1:2或1:3。03触发灵敏度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设置触发灵敏度,避免出现人机对抗。04

监护仪数据解读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