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机修负责工安全操作规程.pdf
文件大小:186.3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44千字
文档摘要

机修负责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须穿戴劳保护具(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

手套等)。严禁卷起袖口、穿短袖以及敞开衣领等进行焊接作业。

2、严禁站在运转的设备上检查、检修。合理使用检修工具和设

备,杜绝野蛮操作使用。

3、在锌粉箱及其周围,禁止用电焊机、氧气等明火维修,必要

时采取万全措施,备好灭火器,并有专人看管,以防发生火灾。其它

任何操作也都要做好防火措施。

4、使用割枪时,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至少保持10米的安全距离。

施焊现场1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品。气瓶间距离、气瓶

与焊接现场距离均不少于10米。高空施焊时,必须挂好安全带,地

面应设明显标志,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设专人监护。

5、维修前必须掌握所修设备的现状,防止意外发生。必须关闭

电源,并悬挂警示标志。

6、电焊机接零(地)线及电焊工作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

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路应绝缘良好,机壳

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程。

7、在使用焊接设备前,必须检查焊机机壳、电源线接零或接地

1

情况;一、二次接线柱处均应有保护罩;合拉闸刀时,头部不得正对

电闸。电焊机的屏护装置必须完善(包括一次侧、二次侧接线),电

焊钳把与导线连接处不得裸露。二次线接头应牢固。二米及其以上的

的高处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的安全规程。作业时不准将工作回路线

缠在身上。高处作业应设人监护。

8、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

先切断电源,然后操作。

9、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

将所有孔口打开。

10、在密封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接地可靠,外面必须设监护,

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压应采取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喷涂

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11、焊接予热工件时,应有石棉板或隔热措施。雷雨天,禁止露

天使用电焊机。

12、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持把线爬梯登高。

13、在人多的地方或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应安设遮拦挡

住弧光。无遮拦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14、焊机启动后,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应随便接触二次回路导体,

如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在容器内作业,潮

2

湿、狭窄部位作业,夏天身上出汗或阴雨天情况下应穿干燥衣物,必

要时要铺设橡胶绝缘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为焊

接回路的一部分。

15、设备上电气线路器件,以及电动工具肯发生故障,应交电工

修理,自己不得拆卸,不准自己安装临时电源。

16、工作中拆卸零件应放置稳固。安装设备时,严禁用手插入连

接面。工作中注意周围人及自身的安全,防止因挥动工具脱落。两人

以上一起工作要注意协调配合,工件放入到工具袋内。

17、工作完毕或因故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将设备和工具的电、气、

水、油源断开。工作完毕,必须清理工作场地,将工具和零件整齐地

摆放在指定位置上。

18、定期检查气带老化情况,操作前发现气带老化、裂纹、漏气,

打折、破损浸油情况,应予以更换气带。

19、在工作中,如发现氧气阀门失灵或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氧

气自动跑尽后进行修理,开启瓶阀时,应站在瓶阀侧面,开启要缓慢,

以免减压阀滑丝伤人

20、发现回火,应立即关闭切割氧气阀门,然后关闭乙炔阀门和

预热氧阀门,并使割矩充分冷却后,吹尽余灰方可使用。

21、遇到乙炔瓶着火时,应用干沙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得

3

用泡沫、四氯化碳灭火机灭火。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轮管断气,

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熄灭矩火,

可用折弯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来将或熄灭。

22、若出现作业人员烧伤、烫伤、灼伤事故,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伤口后到医疗点进行包扎,若出现重大伤亡和设备事故,现场人员应

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脱离事故区,一面进行现场急救,一面拨

打120救援,同时上报领导,并保护好现场。

23、出现机械性外伤事故,现场人员应对伤者采取止血措施,进

行简单包扎后火速送医疗点抢救,同时报告主管领导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