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救问诊操作流程.pptx
文件大小:2.5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1千字
文档摘要

急救问诊操作流程演讲人:日期:

目录02主诉信息采集01现场初步评估03快速分诊处理04基础急救操作05沟通与记录规范06转运及后续衔接

01现场初步评估

环境安全确认检查周围环境判断现场是否安全,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01确保自身安全急救人员应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在施救过程中受伤。02呼叫救援如有需要,立即呼叫其他急救人员或报警。03

患者意识状态判断轻轻拍打患者肩膀并呼唤其名字,观察其是否有反应。呼唤患者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以判断其是否有自主呼吸。观察呼吸用手电筒照射患者眼睛,观察瞳孔是否缩小或扩大,对光有无反应。检查瞳孔

生命体征快速检测6px6px6px用听诊器或触摸患者颈动脉,数出每分钟心跳次数。测量心率用体温计测量患者体温,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发热或低体温症状。测量体温观察患者呼吸的节奏和深度,计算每分钟呼吸次数。测量呼吸频率010302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及湿度,判断其血液循环状况。评估循环04

02主诉信息采集

症状描述详细询问患者当前主要的不适症状,包括疼痛、发热、呼吸困难、出血、意识障碍等,以及症状的轻重缓急。发生时间询问症状首次出现的时间以及持续时间,了解病情的发展速度。症状描述与发生时间

既往病史与过敏史01既往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曾患过类似症状的疾病,以及是否接受过相关治疗,有助于判断当前症状是否与既往疾病有关。02过敏史了解患者是否对药物、食物、昆虫叮咬等存在过敏情况,以便在紧急处理时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

关键诱因快速筛查询问患者在症状出现前是否遭遇过外伤、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急性诱因,有助于判断病情是否由这些因素引起。急性诱因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长期慢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慢性诱因,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对病情的发展产生潜在影响。慢性诱因

03快速分诊处理

危重程度分级标准绿色普通,如轻微擦伤、感冒等,可常规处理。03紧急,如严重创伤、呼吸困难、剧烈疼痛等,需尽快处理。02黄色红色危重,如呼吸心跳骤停、窒息、大出血等,需立即抢救。01

开放呼吸道、吸氧。窒息止血、输血。大出肺复苏。呼吸心跳骤停给予氧气吸入,协助呼吸。呼吸困难优先干预措施选择

急救资源调配原则合理分配急救资源,确保危重患者得到优先救治。01.根据患者人数和伤情,灵活调配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02.确保急救通道畅通,避免资源浪费。03.

04基础急救操作

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使用手法如头部侧转或指抠法,迅速清除口腔和咽部的异物。清理呼吸道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正常,判断呼吸是否浅快、缓慢或完全停止。呼吸评估如患者呼吸异常或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辅助设备。呼吸支持

止血与创伤初步处理评估伤口了解伤口的范围、深度和可能存在的异物,以便进一步处理。03清洁伤口,用消毒纱布或绷带包扎,避免感染。02创伤处理止血对于出血部位进行直接压迫止血,使用止血带或绷带进行包扎。01

心肺复苏适应症判断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01心跳评估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观察胸部起伏,判断患者心跳是否正常。02适应症确定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03

05沟通与记录规范

患者/家属情绪安抚通过温和的语言和专业的态度,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缓解紧张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建立信任关系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他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后续的医疗工作打下基础。

及时将患者病情、治疗方案等相关信息同步给医疗团队成员。实时更新信息确保所同步的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出现误差或遗漏。确保信息准确积极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确保各方对患者情况有全面了解。沟通协调医疗团队信息同步

关键时间节点记录提供法律依据详细的时间记录为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保护医患双方权益。03根据时间节点监控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02监控病情变化记录时间节点准确记录患者到达时间、诊断时间、治疗时间等关键时间节点。01

06转运及后续衔接

转运前准备事项病情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伤口情况、药物过敏史等。01急救设备准备确保转运过程中所需的急救设备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等。02医护人员配备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合适的医护人员陪同转运,确保转运途中的医疗安全。03

交接流程标准化交接双方对患者病情、治疗、用药、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详细交接,并签字确认。信息交接设备交接病情观察与记录对患者使用的急救设备进行交接,确保设备完好并熟悉使用方法。交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交接时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信息。

随访时间确定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治疗效果、药物使用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随访内容制定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