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德医风定期会议记录.docx
文件大小:19.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3.86千字
文档摘要

医德医风定期会议记录

目录

一、会议基本信息

二、会议议程

三、会议内容

四、领导总结与工作部署

五、会议决议

六、记录与审核信息

一、会议基本信息

项目

详情

会议时间

2025年X月X日14:30-16:30

会议地点

医院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

张副院长

参会人员

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德医风办公室全体成员、部分医护人员代表

记录人

李华

二、会议议程

医德医风办公室主任汇报上一阶段工作成果与问题

各科室代表分享医德医风建设经验与案例

针对现存问题展开讨论,制定改进措施

院领导总结发言,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三、会议内容

(一)工作成果与问题汇报

医德医风办公室王主任通过数据与案例结合的方式,对过去阶段工作进行全面汇报。在“医德医风主题培训月”活动中,共组织5场专题培训,涵盖《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解读、医患沟通黄金法则、廉洁行医“十不准”等核心内容,全院1200余人次医护人员参与培训,考核通过率达98%。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5份,整体满意度从82%提升至90%,其中就医环境优化、检查流程简化等方面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但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服务态度问题:急诊科服务投诉较为典型。在X月X日夜间22:00左右,正值急诊接诊高峰,值班护士陈某某因连续处理3起交通事故伤员,身心疲惫。此时一位老年患者家属因不熟悉医院布局,反复询问CT检查地点,陈某某因急于处理其他患者,语气不耐烦且仅简单指了大致方向,未给予清晰指引。这导致家属情绪激动,认为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随后向医院投诉。经统计,近三个月此类因沟通态度引发的投诉共发生3起,较上季度增长50%。

病历书写问题:在近期开展的病历质量专项检查中,随机抽检100份病历,发现15份存在不同程度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如呼吸内科某患者病历中,主诉仅记录“咳嗽、发热”,未注明持续时间与伴随症状,导致后续医生无法准确判断病情发展;外科某术后患者病程记录中,术后三天未记录体温变化情况,按照医疗规范,术后患者体温是反映伤口恢复和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该疏漏存在潜在医疗纠纷隐患。进一步分析发现,书写不规范病历中,70%是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导致。

廉洁行医问题:通过匿名意见箱收集到3条反馈,其中一位住院患者反映,某科室医生在术前沟通时,多次强调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同时提及其他患者通过“特殊方式”获得更好治疗效果,让其产生送红包的心理压力。经初步调查,该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未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表述模糊,且未明确告知患者医院的医疗保障措施和公平治疗原则,导致患者误解。

(二)科室经验分享

内科:心内科推行的“医患沟通记录本”成效显著。该记录本设置“沟通时间”“患者诉求”“沟通内容”“解决措施”等板块,要求医护人员在每次诊疗后详细记录。例如,针对高血压患者张某某,护士在记录本中备注其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经沟通了解到患者因记不住服药时间经常漏服。护士便与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用药提醒方案,包括设置手机闹钟、制作服药卡片等,并定期电话回访。自实施以来,患者沟通类投诉从每月4起降至1起,患者复诊率提高15%,且该科室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较之前提升了12%。

外科:“医德之星”评选制度激发全员积极性。评选采用“三维度评分法”,患者满意度占比40%(通过扫码评价系统实时统计)、同事互评占比30%(匿名投票打分)、院方考核占比30%(包含医疗质量、投诉率等指标)。如骨科的王医生,在一位因车祸导致腿部骨折的经济困难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耐心为患者讲解康复训练方法,还主动联系公益救助机构,为患者申请到部分治疗费用减免。其专业的医疗服务和贴心的关怀获得患者高度赞扬,连续两月获评“医德之星”,其所在科室患者满意度连续半年保持全院第一,且该科室在患者推荐率方面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

(三)问题讨论与改进措施

经过三个小时的充分研讨,结合各科室实际情况,形成以下系统性改进方案:

加强培训与教育

分层培训体系:针对新入职人员,开展为期一周的岗前医德医风集训,集训内容包含8学时的理论授课,由医院法律顾问讲解医疗法规、医务科主任解读医院规章制度;4学时的模拟诊室演练,设置医患冲突、患者咨询等多种场景,让新员工在实践中提升沟通能力;此外,还安排2学时的优秀医生经验分享,邀请院内“医德之星”分享工作心得。对在职人员,每月邀请三甲医院管理专家、知名律师开展专题培训,如X月计划邀请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分享《智慧医疗时代的医患沟通新策略》,培训后要求医护人员提交学习心得,并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考核闭环管理:新员工需通过理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