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职业要求》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
二〇二五年五月十二日
1
《网约车司机职业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项目来源
随着全球共享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网约车行业作为城市交通服
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化发展与服务质量提升需求日益迫切。根据交通运
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第60号令)及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关于“规范新业态发展”的
部署要求,网约车行业亟需建立系统性、规范化的职业能力标准,以应对行业
高速增长带来的服务碎片化、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联合广西民族大学
相思湖学院、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等产学研单位,基于以下核心动因启动本
标准研制工作:
(一)政策驱动
响应国务院《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9〕38号)中“完善新业态职业标准”的要求,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关于“提升运输服务品质”的战略目标,填补网约车司机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度
空白。
(二)行业需求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约车用
户规模达5.2亿,年均投诉量超12万件,其中70%涉及司机服务能力不足。亟
需通过标准化手段统一职业规范,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降低运营风险。
(三)国际对标
参考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第8项“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
与第9项“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借鉴欧盟《网约车司机服务指南》
(2022/EC)及ISO3900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要求,构建兼具国
际兼容性与本土适用性的能力模型。
(四)技术支撑
依托《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JT/T1068-2016)与《信息安
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结合人工智能导航、
1
实时路况监控等技术应用,推动服务流程数字化与安全管理智能化。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明确司机职业素养、分级能力要求及负面清单管理
机制,系统性解决行业存在的服务标准模糊、应急能力不足、合规意识薄弱等
关键问题,为网约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撑,助力构建安全、高效、
人性化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网约车司机职业能力框架,
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服务标准模糊、安全风险突出、职业发展路径缺失等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
统一服务规范:明确司机职业素养、服务流程与能力等级划分,消除服务
碎片化现象,提升行业服务一致性;
强化安全保障:细化安全驾驶、应急处理及合规运营要求,降低交通事故
率与运营风险,保障乘客与司机的生命财产安全;
驱动职业发展:建立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能力体系,为司机提供能力提
升通道,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行业吸引力;
促进技术融合:结合人工智能导航、实时监控等技术,推动服务流程数字
化与安全管理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
(二)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将产生多维度的社会效益与行业价值,具体体现为:
1.政策响应
响应《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