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
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单元二规范用火用电消除火灾隐患专题二火场逃生技巧
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Part1
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知识目标(1)了解火灾的基本类型。(2)了解校园火灾发生的原因。(3)掌握校园火灾预防的重点。(4)掌握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素质目标(1)培养责任意识,养成防火防灾的习惯。(2)树立正确的消防观念,不违章用火用电。(3)加强对消防任务重要性的认识。(4)实施生命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校园火灾起因2022年3月2日6时许,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学紫荆公寓9号楼1单元102室发生火灾,燃烧物为衣物、生活用品、杂物等,过火面积约15平方米,火灾造成102室及室内物品不同程度被烧损和烟熏损失,一层楼道及102室南阳台以上楼外墙不同程度地烟熏受损,无人员伤亡。经调查,起火原因被认定如下:起火部位位于102室中厅内西侧下方处,推断起火时间为2022年3月2日6时1分左右,起火原因系中厅内通电电器发生故障引燃周边可燃物。在起火位置处发现手机、电吹风、电子琴、热熔胶枪、照明灯具等电器残骸。通过综合调查询问、现场勘验、视频分析、物证鉴定等证据情况,相关调查人员排除放火嫌疑,火灾具有明燃特征,排除遗留火种、微弱火源等起火的因素,未能锁定具体电器。安全警示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一)校园火灾事故
校园火灾起因每年夏季,蚊虫叮咬都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这时各种驱蚊设备竞相上阵,一些大学生会选择驱蚊效果明显的蚊香。但是,如果错误地使用蚊香,也可能会闯下大祸。2022年5月23日晚10时左右,江西省九江市某宿舍楼内燃起大火,两人被困楼内,情况危急。消防救援人员利用拉梯成功将被困者救出。随后,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楼内,他们在三楼又发现第二名被困人员。不久,现场火势也被扑灭。据被困人员描述,他当晚点了蚊香驱蚊,离开房间时蚊香未完全掐灭,由此引燃了旁边的纸壳继而引发大火。点评:校园火灾大多是由学生用火不慎、电器故障、实验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大学生摒弃侥幸心理,提高思想认识,严格遵循学校的用火安全制度,火灾本是可以避免的。大学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是学生集聚之地,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就十分严重。作为学校的一员,每个大学生都应肩负起防火安全的责任,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警惕,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隐患,为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贡献一分力量。安全警示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二)蚊香惹的祸
有一部分人会觉得,火灾这种小概率事件肯定与自己无关,但它总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只有时刻紧绷消防安全这根弦,养成良好的防火习惯,才是保证我们生命安全的最好捷径。安全讲堂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的规定,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分A、B、C、D、E、F六类,详见表2-1。一、火灾的类型(一)按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
按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类,详见表2-2。一、火灾的类型(二)按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
物体的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体在无外部火源的参与下,依靠自身发生燃烧的现象。物体的自燃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热源使可燃物加热,温度升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物体自身的化学反应。物体依靠外部热源的加热,使自身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在没有明火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燃烧称作受热自燃。例如,白磷的自燃温度是40℃,如果周围的温度超过40℃,它就会发生自燃。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科普园地
灭火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广泛,是有效扑灭初期火灾、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的重要消防器材。使用灭火器的小窍门关键在于记住一个“四字口诀”,即提、拔、压、握(见图2-1)。三、灭火器的分类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
干粉灭火器是以化学粉剂作为灭火剂的灭火器,其主要是利用氮气作为驱动动力,将筒内干粉喷出灭火的灭火器。一般把干粉灭火剂分为普通干粉灭火剂、超细干粉灭火剂、金属干粉灭火剂。普通干粉灭火剂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类灭火剂。按照其灭火性能又分为BC干粉灭火剂(主要以碳酸氢钠为基料)和ABC干粉灭火剂(主要以磷酸二氢铵及磷酸二氢铵与硫酸铵的混合物为基料)。三、灭火器的分类(一)干粉灭火器专题一消防基础知识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对空气的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