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教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组成结构解析
03
使用前准备
04
操作步骤详解
05
注意事项与禁忌
06
维护与保养
01
设备概述
01
设备概述
PART
简易呼吸气囊定义
临时替代通气手段
在无法使用呼吸机或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时,提供紧急通气支持。
03
广泛应用于急救、手术室和转运途中。
02
又称“复苏气囊”或“AMBU袋”
是一种便携式、手动操作的医疗设备
通过手动挤压气囊,将氧气或其他气体送入患者肺部。
01
应用场景与适应症
急救场合
手术室
转运途中
呼吸治疗
如窒息、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为患者提供紧急通气。
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或拔管过程中,暂时替代呼吸机,维持患者通气。
在转运呼吸机故障或无法使用时,为患者提供临时通气支持。
对于需要辅助通气或自主呼吸较弱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提供额外通气支持。
在关键时刻提供紧急通气支持,挽救患者生命。
使用简便、易于操作,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
相较于其他通气方式,如气管插管,使用简易呼吸气囊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如气道损伤、感染等。
培训更多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
设备重要性说明
挽救生命
简化急救流程
降低并发症风险
普及急救技能
02
组成结构解析
PART
气囊主体与阀门
材质
气囊主体通常采用高强度、抗撕裂的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以确保在充气过程中不易破裂。
01
阀门类型
阀门分为进气阀和排气阀,进气阀用于将气体充入气囊,排气阀则用于排出气囊内的气体。
02
阀门操作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操作阀门来控制气囊的充气和排气,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通气支持。
03
面罩与连接部件
面罩材质
面罩通常采用硅胶或PVC等软质材料制成,以确保与患者面部的紧密贴合,防止气体泄漏。
连接方式
面罩尺寸
面罩与气囊主体通过连接部件(如接头、管道等)连接,连接部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气体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面罩尺寸应与患者面部大小相匹配,以确保面罩能够完全覆盖患者口鼻区域,并减少漏气。
1
2
3
储氧袋与压力阀
储氧袋用于储存氧气,以便在需要时为患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
储氧袋作用
压力阀功能
氧气供应方式
压力阀用于控制储氧袋内的氧气压力,以确保氧气以合适的流量和压力进入气囊,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氧气可以通过压力阀直接充入储氧袋,也可以通过外接氧气源的方式为储氧袋提供氧气。在使用时,应确保氧气供应充足且稳定,以保证患者的氧气需求。
03
使用前准备
PART
设备完整性检查
6px
6px
6px
确认气囊表面无破损、无漏气,确保能正常使用。
检查气囊是否完好无损
确保连接管道通畅、无漏气,接头处连接紧密。
检查连接管道
确认单向阀门正常开启,无粘连或堵塞现象。
检查单向阀门
01
03
02
确认备用面罩大小适宜、无破损,以便随时更换。
检查备用面罩
04
洗手
使用消毒液或肥皂水彻底清洗双手,确保无菌操作。
消毒气囊与面罩
用医用酒精或专用消毒剂对气囊和面罩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清洁单向阀门
用专用清洁工具清理单向阀门上的污垢和异物,保持通畅。
干燥处理
将消毒后的部件晾干或使用无菌纱布擦干,避免残留水分影响使用。
消毒与清洁规范
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手套
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气囊操作时,务必佩戴医用无菌手套,以降低感染风险。
戴口罩和护目镜
对于可能产生飞沫或气溶胶的操作,应佩戴口罩和护目镜,保护呼吸道和眼睛。
保持安全距离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及时更换手套
如果手套破损或受到污染,应立即更换,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04
操作步骤详解
PART
体位调整与开放气道
患者体位
将患者置于平卧位或侧卧位,头部转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01
开放气道
使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使患者的口腔、咽喉和气管处于一条直线上,以便更好地进行通气。
02
检查呼吸道
确保呼吸道内无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应及时清理。
03
面罩固定与挤压技巧
选择合适面罩
挤压气囊
紧密固定
放松气囊
根据患者脸型选择大小合适的面罩,确保能够完全覆盖患者的口和鼻。
将面罩紧贴患者面部,使用适当的力度固定,防止漏气。
在患者呼气末或吸气初,用单手或双手挤压气囊,将气体送入患者肺内,注意挤压频率和力度。
在患者呼气时,松开气囊,使呼出的气体顺利排出。
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实际需要,设置合适的通气频率,一般成人每分钟约12-20次。
通气频率与力度控制
通气频率
通气时,应根据患者的肺顺应性和阻力情况,调整挤压气囊的力度,以保证通气效果。
通气力度
在通气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及意识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通气频率和力度。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