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自然科学概要(第二版)(微课版)课件 10.2恒星的起源和演化.pptx
文件大小:6.61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1;10.2课程标准;
第二节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1.恒星的亮度与视星等;3.天文学的距离;4.恒星的颜色;二、恒星的演化;原恒星在不断收缩过程中,当引力能转化的热能使中心温度达到107K时,就足以触发恒星中心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从而放出巨大的核能,此时恒星不断向外辐射出大量能量,我们说一颗恒星诞生了。
按爱因斯坦质能关系,一定质量m联系的能量E是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mc2。与亏损质量相联系的能量也这样计算。每四个氢聚变成一个氦(4H1→He4)放出247MeV的能量。核燃烧使恒星内部物质产生向外的辐射压力,当辐射压力与引力达到平衡时,恒星的体积和温度就不再明显变化,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演化阶段,称为主星序阶段。
恒星在主星序阶段停留的时间最长,包括太阳在内的迄今发现的恒星90%处在这一阶段。
;
(三)红巨星阶段
;当氦燃烧完毕后,恒星核心又会类似的进行新一轮核反应。这样的过程一直会进行到合成铁时为止。
即:当温度大于一亿度时,3He4→C12;C12+He4→O16+He4→Ne20+He4→Mg24
当温度大于几十亿度时,Mg24+He4→Si28+He4→S32+He4→Cl36+He4→Ca40---Fe56.
这一阶段恒星核心经历几个不同的核聚变反应,恒星也经历多次收缩、膨胀,其光度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此阶段可称为恒星的“更年期”。
红巨星、红超巨星就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产物。
;(四)恒星的结局;
2.中子星
;
3.黑洞
;“类星体”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能被观察就说明它产生的能量非常惊人,现有的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其产生能量的机制,天文学家想到,这也许就是黑洞。
;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