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课程标准;一、遗传密码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1887—1961)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193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4年,薛定谔著《生命是什么》一书,试图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化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性。使薛定谔成为蓬勃发展的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薛定谔猜想,染色体是以遗传密码的形式来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以及生物体未来发育模式的,而这种密码子的物质基础应是同分异构的非周期性分子结构,这种结构无需太多的原子,就能产生出数量惊人的不同组合,即使在很小的结构内,也足以产生复杂的系统。;1.发现思路;2.遗传密码的破译;(1)密码的连续性:读密码是连续的过程,中间无标记。
(2)密码的简并性:有的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但大多数氨基酸都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这些决定同一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为简并密码子。
(3)密码的专一性:氨基酸与密码有对应关系。
(4)密码的通用性:小到细菌,大到人类,密码是通用的。
密码表中有UAA、UAG和UGA这样三个无义密码子,它们不代表任何氨基酸,转译蛋白质时,遇到无义密码子,转译则停止。AUG不但是甲硫氨酸(也叫蛋氨酸)的密码,也是“起步”信号,转译时从AUG起读。;二、中心法则及发展
;
(一)转录
;
(二)翻译
;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每移动3个碱基,就上去1个tRNA,带上1个氨基酸。氨基酸被带上模板后,相互连结,形成肽链。与此同时,tRNA也离开了mRNA,重新回到细胞质中去再搬运相应的氨基酸。
当核糖体移动到mRNA的终止符号时,就再没有tRNA转运的氨基酸与其结合了。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肽链脱离mRNA,自行折叠盘曲,成为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1)信使RNA
;(2)转运RNA;(3)核糖体RNA;3、中心法则及重要补充;后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很多RNA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等,新型冠状病毒。它们在宿主细胞内也可以进行复制。
这种复制并不通过DNA,它是以导入的RNA为复制的模板的,即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不???如此,还发现了引起肿瘤的某些单链RNA病毒,它们还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反向地合成DNA,使遗传信息反过来从RNA流向DNA,即所谓逆转录。
应该说,这些发现,都是对“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
转录是普遍的,逆转录是比较罕见的。
逆转录对于肿瘤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