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31
老年人康乐活动的类型及活动范例
一、老年人康乐活动的类型
老年人康乐活动根据不同的适合人群、开展时间和地点等分类标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按照适合人群分类
(1)高龄老人康乐活动:这类活动一般针对75周岁以上,年老体迈的老人而开展。活动主要以活动量较少的游戏,言语性的交谈,静养,文化创作等形式开展。
(2)中、高龄老人康乐活动:这类活动一般针对65周岁至75周岁老人,活动能力尚可,无肢体功能障碍的老人。这类活动活动量比高龄老人的活动可稍大,活动范围也更广,除了进行高龄老人的活动外,还可进行爬山、旅游等活动。
(3)低龄老人康乐活动:这类活动主要针对65周岁以下的老年人开展的活动,这类老人体力、精力仍然很充沛,除一些需要强体力的活动外一般活动都可以参加。
(4)病患老人康乐活动:以上三种我们是按年龄来划分的,但我们不排除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而遭受一些疾病从而导致某些生理机能的丧失,比如脑血管以外导致的半身偏瘫。针对这部分老年人,我们开展活动时可以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尽量的通过活动维持其现存的生理机能,并恢复一些失去的功能,如上面提到的偏瘫患者,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带线的足球,让其手抓住线,然后脚踢足球,并左右手交换,这样四肢功能在活动中可以维持和恢复。
2.按照活动功能来分类
(1)学习型:老年人有组织学习和自习,如上老年大学和各类老年辅导班。
(2)社会型:参加社会性的义务劳动:如义务植树、义务执勤、打扫公共卫生;义务教育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如工会活动、学术团体活动等。
(3)参与大众媒介型活动:阅读书报杂志,看电视电影等。
(4)社会交流型活动:户内户外与人交往和交谈,与人闲聊。
(5)交媒体育:看文艺演出、体育健身活动、欣赏音乐会、游玩、跳舞、散步等。
(6)娱乐型活动:下棋、打扑克。
(7)创作型活动: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学科发明创造、理论创作、理论研究。
(9)治疗型康乐活动:主要以小组活动形式出现,主要通过工作员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对参与者在认知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校正、治疗。
(10)发展型康乐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是参与者通过参加活动来习得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参与者自身获得成长,从而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
3.按照参与的积极程度分类
(1)积极被动型:如观看比赛、表演等。
(2)消极被动型:酒吧、睡懒觉、独坐静卧、闭目养神等。
(3)积极能动型:参加比赛、表演、俱乐部,学习等。
(4)消极能动型:赌博等。
二、老年人活动范例
1.糖尿病人适宜的活动
(1)散步是最理想的运动项目之一,其它相似的有慢跑、太极拳、动感单车等。
(2)腿部运动:爬楼梯、提脚跟、弯膝、甩腿、垫脚尖等。
(3)平躺运动:身体平躺,腿部抬高15度~45度维持三分钟。
2.预防冠心病的活动
(1)走路:准备一双弹性好的运动鞋与轻便吸汗衣物,建议在清晨或傍晚在空气清新的空旷平坦路面步行。出行前先热身5分钟,拉筋、舒展肩腰手脚、转腰。走路时抬头挺胸,调整呼吸与步伐频率,由慢走开始逐渐加速,保持微喘流汗状态20至60分钟。结束时放缓脚步,深呼吸并做伸展运动,直至呼吸心跳恢复正常。
(2)骑动感单车:室外运动常常受到天气影响,固定式动感单车就没有这个顾忌,只要是通风良好的地方,就可以进行运动。建但要注意它的稳定度与可调高度的座椅,适当的高度是当您踩到底时膝盖几乎伸直,前面把手的部分允许上半身稍微前倾。
(3)登山:登山对提升心肺耐力有很大的帮助,建议要准备合适的登山鞋,以轻松可应付的速度前进,若是有身体不适或是有点喘就休息一下。但是,倘若您有脊椎或下肢关节肌肉问题的人就比较不合适了。
3.通用热身活动
(1)一周至少运动三次。
(2)热身运动5到10分钟达到身体轻微发热出汗的程度后,进行20到60分钟的主要运动,在这期间维持小小吃力可以控制的程度,最后记得做5到10分钟缓和运动。
(3)运动结束后15分钟内若是心跳没有回复到运动前的心跳,或是出现心悸过喘的情况,预示下次运动须进行减量。
4.益智类活动
(1)拼图比赛:看着图案拼;看着图案拼过,第二次不看图案重拼;单张不看图案拼。多张混合不看图案拼。通过活动可以实现的效果有,分色分类、记忆力训练、组织性训练、手指运动,由简至难,可让老人体会自己的进步。
(2)积木游戏:工作人员搭好一个造型,让老人照样子搭,或让老人自由创作。预期达成的效果,运用双手进行抓、握、推、拉、旋转、敲等动作,可模仿或自由创作,培养专注感与耐心,并可从作品中获得成就感。
(3)美工、绘画:①着色:由工作人员先画好图形,分为彩色笔画与蜡画,后者为力道较无法控制者使用。②撕画:方式有A.由工作人员先撕好色纸;B.由老人家自行撕;C.使用剪刀。③贴画:把彩纸先撕碎,然后按照图案的色彩要求将不同颜色的彩纸贴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