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x
文件大小:19.15 M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5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单元中华文化的

起源与早期发展;;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中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与早期国家的形成;从远古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1、远古人类;农业起源地——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粟su、黍的国家;五谷:;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neolithic),是考古学家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

据近代考古发现,在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已进入了文明。

考古出土的陶器、青铜、铁器、玉器、炭化纺织品残片和水稻硅质体等等文化遗存表明,几千年前古人的冶铸技术、农业、制陶、纺织业等等相当发达。青铜、铁器为金属品,遗存几千年的较少;陶器、玉器可存时间长,出土的遗存较多。;刀耕火种;2、史前文化遗存;仰绍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半坡彩陶文化发展;红山文化是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2014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共同签署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备忘录》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红山文化的玉器,制作工艺精湛。大型礼制建筑在红山文化中地位突出。;红山文化的艺术工艺;红山文化陶塑艺术高超;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时期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代之前或与夏初略有交错。

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这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鹳guan鱼石斧图》,绘在一只作为葬具的陶器表腹面。其神态描绘得恰当生动。画面色彩单纯、质朴,构图稳定。但其描绘及造型的手法,已包含了远古时代的艺术特征,使它成为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代表当时中国绘画的最高成就.;二、从部落到国家p-4;掌握了穿孔技术;已经有了审美观念。;玉璧;组合项链;黄帝和炎帝是五六千年前的原始部落首领,他们的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并结成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皇帝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皇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号称天下第一陵。;三皇五帝

三皇:燧sui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

五帝: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ku,尧,舜。;原始歌舞是先民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把歌唱、舞蹈(动作)和器乐(如石器)结合到一起,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约公元前21世纪;;商;亡国君与祸国妖姬

夏桀与妺(mo)喜

商纣与妲da己

周幽王与褒姒yi

;1)、分封的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①王族:燕、鲁、卫、晋、吴;②功臣:齐;③古代帝王后代:杞、宋、许、陈、楚)

2)、分封的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诸侯的五项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jin述职。;(1)、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3)、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天下的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