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六章 排泄课件.ppt
文件大小:462 K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7.18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六章排泄第十六章排泄

教学目标1、掌握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灌肠法、无尿、少尿、多尿、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的概念2、掌握异常排便、异常排尿活动的观察及护理3、掌握各种灌肠法、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的目的、操作方法第十六章排泄

主要内容排便护理排尿护理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一、与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一)大肠的解剖-盲肠:大肠起始-结肠:始于盲肠,终于直肠-直肠:长16cm,前续乙状结肠,下移行与肛管。-肛管:长4cm(二)大肠的生理功能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利用肠内细菌制造维生素。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三)大肠的运动-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蠕动-集团蠕动(1)胃-结肠反射(2)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四)排便是粪便从大肠排除的过程。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二、排便的评估(一)影响排便的因素1、饮食2、年龄3、心理因素4、排便习惯5、活动6、药物7、疾病8、手术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二)粪便的观察1、正常粪便的观察排便次数:成人1~3次/天,婴幼儿3~5次/天,排便量:成人约100g~300g/d,成形软便,黄褐色。2、异常粪便的观察次数:每天排便超过3次(成人)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如腹泻、便秘。性状: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可为稀便或水样便;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粪便常呈扁条形或带状。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颜色:柏油样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色便--胆道梗阻;暗红色血便--下消化道出血;果酱样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白色“米泔水”样便--霍乱、副霍乱气味:严重腹泻患者的粪便呈碱性反应气味极恶臭。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患者的粪便呈腐败臭。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粪便呈腥臭味。消化不良、乳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收脂肪酸产生气体,粪便呈酸性反应,气味为酸败臭。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三)常见的异常排便形态1、便秘: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2、腹泻:次数增加,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3、粪便嵌塞: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发生于慢性便秘者。4、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5、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三、排便异常的护理(一)便秘的护理——心理护理合理安排膳食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适当活动缓解症状(二)腹泻的护理——去除原因卧床休息膳食调理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维持皮肤完整性心理支持健康教育传染隔离(三)粪便嵌塞的护理——早期可使用栓剂、口服缓泻剂来润肠通便,必要时先行油类保留灌肠,2~3小时后再做清洁灌肠。晚期人工取便健康教育(四)排便失禁的护理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保持环境清洁(五)肠胀气的护理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鼓励患者适当活动轻微胀气时,可行腹部热敷或腹部按摩、针刺疗法;严重胀气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或行肛管排气第十六章排泄

第一节排便护理四、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灌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