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植物营养学》复习题库 (1).pdf
文件大小:166.61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3.4千字
文档摘要

植物营养学期末复习指导终极篇

基础知识

1.在pH6.0-6.5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2.对水稻有特殊作用的元素是硅

3.植物体内,钾元素主要以离子态存在。

4.养分的短距离运输部位包括原生质体、胞间连丝、质外体

5.植物体内磷的含量(PO)占植株干物重的0.2%-1.1%

25

6.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硼

7.在养分的长距离运输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蒸腾作用

8.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因缺少钙元素。

9.当植物根际养分的截获量+质流量吸收量会出现根际养分的富集

10.养分向根表的迁移的形式有截获、质流和扩散。

11.植物吸收NO3-以后,在硝酸还原酶(NR)酶的作用下,在根或叶的细胞质中被还

原为NO2-。

12.化学有效养分包括的形态有:离子态养分、简单分子态养分、易分解态养分、交换

吸附态养分和某些气态养分。

13.钙、镁和氮(NO3-)主要靠质流的方式向根表面迁移。

14.钙在植物细胞中,主要存在与细胞壁和质膜的外表面,起到稳定细胞膜的作用。

15.缺乏硼元素会导致油菜“花而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的症状

名词解释:

1.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

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

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2.养分归还学说: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

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

全部养分。

3.最小养分律: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也就是说,决

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②而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

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4.水分自由空间:是指被水分占据并能和外部介质溶液达到物理化学平衡的那部分质外

体区域

5.杜南自由空间:是指质外体中因受电荷影响,养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和扩散的那部分

区域

6.根际:

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不同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7.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也称纵向运输,是指养分沿木质部导管向上,或沿韧皮部筛管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过

程。

8.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土壤溶液中的养分的溶度。

9.土壤养分的容量因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

10.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表示土壤保持一定养分强度的能力。

11.被动吸收:

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

(即没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12.主动吸收: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需要消耗代谢能量、

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13.植物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

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

的损失,这个时期就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14.植物营养最大效益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起最大效能的时

期,叫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简答题:

1.简述钾元素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

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

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

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

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味增加

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

2.简述植物体内氮素的营养功能

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生命物质

氮是核酸的成分——合成蛋白质和决定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

氮是酶的成分——生物催化剂

氮是叶绿素的成分——光合作用的场所

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辅酶的成分

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生理活性物质

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

3.为什么植物体内无机磷所占比例不高,但实践应用中却从无机磷含量的变化来反应出

植株磷营养的状况呢?

植物中无机磷占15%,以钙、镁、钾的磷酸盐形式存在——化学诊断的指标。植物

缺磷时,常表现出组织(尤其是营养器官)中的无机磷含量明显下降,而有机磷含量变

化较小。所以,在实践应用中,虽然植物体内无机磷所占比例不高,但从无机磷含量的

变化能反应出植株磷营养的状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