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4
“教育学”(5312)期末复习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60分钟,形式为开卷笔试,该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
二、试题类型及其结构
(1)简答题:侧重于考察学生对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40%。
(2)论述题:考核学生应用理论、原理去分析、说明、论证问题的能力。论述题占全部试题的30%左右。
(3)材料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材料题占全部试题的30%左右。
第二部分复习题
问答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和里程碑。
答: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西方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第二阶段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第三阶段是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及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等;第四阶段是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布鲁纳、马卡连柯、凯洛夫等。
2、请简要说明教育的经济、文化功能。
答:(1)教育的经济功能是:
(A)提高劳动者素质;
(B)促进经济增长
(C)推动科技发展
(2)教育的文化功能是:
(A)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B)教育对社会文估的选择功能;
(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交流功能;??(D)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3、简述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解走向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教育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改革;教育功能得到多方面认识并期待得到全面释放;教育改革朝向建设终身学习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4、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5、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答: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
要注重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3)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4)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主要作用。
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活动。它们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不用的作用。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
7、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内容及其关系。
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是:
(1)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内容。
(2)智育:包括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智力三个方面内容。
(3)体育:包括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机体素质、体质和运动能力;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三方面内容。
(4)美育:包括审美观点;美的知识与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精神境界和文明行为习惯四个方面。
(5)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人类长期培养人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抽象和概括。
(2)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个人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五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形成着受教育者的合理素质结构。我们教育工作者切不可厚此薄彼,有所偏废。
(4)体育是各育的物质前提;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渗透于各育之中,对学生的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8、简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5)大力发展高等教育(6)加快发展成人继续教育(7)加快发展特殊教育
9、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
答:学科课程的特点是:分学科设置课程,按照一定的程序分段教学。
其优点是:(1)可系统地传授文化遗产,知识涵盖量大,科学性强。
(2)教学内容逻辑性强,由浅入深,符合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