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脑卒中患者的急救与护理.pptx
文件大小:2.7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2.59千字
文档摘要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早期识别方法

01

疾病基础认知

03

院前急救流程

04

急性期护理规范

05

康复护理干预

06

长期健康管理

01

疾病基础认知

脑卒中定义与分类

脑卒中(Cerebral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脑血流突然中断或出血,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脑卒中定义

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分类

常见致病危险因素

6px

6px

6px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病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高血压

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加速脑血管病变进程。

高血脂

糖尿病可引起脑血管病变,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

糖尿病

01

03

02

吸烟和酗酒均可导致脑血管病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吸烟与酗酒

04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高发病率

高致残率

死亡率较高

复发率高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脑卒中患者常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重症脑卒中,死亡率更高。

脑卒中患者康复后易复发,需长期预防和治疗。

02

早期识别方法

突然出现肢体无力或麻木,尤其是身体一侧。

突然出现视力障碍,如模糊、重影或失明。

突然出现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突然出现严重头痛、呕吐或意识不清。

典型症状快速识别

让患者平举双臂,观察是否有一只手臂无力或下垂。

A(Arm)

让患者说一句话,观察是否清晰且有无异常。

S(Speech)

01

02

03

04

让患者笑一笑,观察面部是否对称。

F(Face)

若出现上述任何一项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T(Time)

FAST评估工具应用

急救黄金时间窗

溶栓治疗是脑卒中急救的有效手段,通常在发病后的3-4.5小时内进行。

在急救时间窗内,每争取一分钟,患者恢复的几率就越大。

切勿等待症状自行缓解,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脑卒中发生后,尽快送往医院救治,时间就是生命。

03

院前急救流程

现场安全处置原则

快速评估患者周围环境,确保患者处于安全位置,远离危险源。

确保患者安全

清理口腔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刺激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避免过度刺激

生命体征监测要点

血糖监测

测量患者血糖,及时纠正低血糖或高血糖状态。

03

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02

呼吸循环监测

神经系统评估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判断神经系统受损程度。

01

转运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病情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如救护车、担架等。

选择合适转运工具

保持患者平稳

实时监测生命体征

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平稳,避免剧烈震动或颠簸,以免加重病情。

转运途中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4

急性期护理规范

呼吸道管理策略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

01

吸氧治疗

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供应,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02

呼吸道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道梗阻等问题。

03

实时监测患者血压,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导致脑灌注不足或脑出血。

血压监测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确保患者血压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药物控制

监测患者血糖水平,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加重脑损害。

血糖管理

血压与血糖控制标准

并发症预防措施

6px

6px

6px

定期翻身、拍背、吸痰,以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肺部感染预防

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压疮的发生。

压疮预防

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更换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预防

01

03

02

采取肢体被动活动、穿弹力袜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04

05

康复护理干预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

步行训练

协调与平衡训练

进行早期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通过渐进式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步行训练计划,从床边开始,逐步过渡到室内和室外步行。

通过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方法,提高患者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

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器、改变食物形态等方法,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通过口语表达、语言理解训练等方法,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交流能力。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口腔问题,以减少吞咽困难。

根据患者吞咽和语言功能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和进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