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精神病测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8.4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2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精神病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患者,女性,23岁,情绪差、话少、活动少近一个月。精神检查发现,表情苦闷,愁眉苦脸,称对平时爱好的活动也觉乏味,感觉度日如年,觉头脑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低,感觉自己是家人和社会的负担,活动减少,生活被动懒散,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对其诊断最合适的是

A、精神分裂症

B、回避型人格

C、抑郁障碍

D、被动-攻击型人格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2.下列情感障碍比较符合精神分裂症的是

A、抑郁

B、情感倒错

C、欣快

D、情感高涨

E、焦虑

正确答案:B

3.患者,女性,35岁,半年前母亲突然病故,此后失眠、情绪低沉、不愿与人交往。近三个月来独处时常听见有声音对她讲话,说母亲病故与某人有关,故多次给公安机关写信反映母亲被害之事,后来又感到自己的思维、情感不由自己支配,自己的想法还未说出已人人皆知,常独自哭泣。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有慢性肝炎病史3年,目前肝功A.LT80U/L。该患者没有出现的症状是

A、被害妄想

B、强制性思维

C、情感低落

D、思维被洞悉妄想

E、言语性幻听

正确答案:B

4.诊断人格障碍的病程标准是

A、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2年

B、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1年

C、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6岁以上、已持续2年

D、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3年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5.患者,男性,35岁,因长期加班,近半年来出现入睡困难,上班时感头昏、乏力,经常打瞌睡。且对睡眠质量差非常担心,怕发展成为“精神病”,为此紧张不安,不能有效工作。体检无异常,颅脑C.T-),否认精神疾病史。此患者诊断为

A、嗜睡症

B、神经衰弱

C、焦虑症

D、失眠症

E、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正确答案:D

6.患者,男性,35岁,初中开始看色情书籍开始间断手淫,不能自拔,有时一天2~3次。患者后来在网上发现说手淫过多会导致性功能障碍,非常担心,不敢结婚。1年前结婚,婚后因勃起时间过短,至今仍无一次成功的性经历。该患者考虑诊断

A、早泄

B、性欲减退

C、性乐高潮障碍

D、阴冷

E、阳痿

正确答案:E

7.下列哪种药物不是抗精神病药

A、舒必利

B、利培酮

C、奋乃静

D、氯氮平

E、阿米替林

正确答案:E

8.关于孤?症的精神科药物治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神症状明显且严重时才可考虑

B、有治疗核?症状的特效药物

C、抗抑郁药物系统治疗

D、不可应?

E、抗精神病药物必须应?

正确答案:A

9.在精神分裂症中哪种幻觉最多见

A、嗅幻觉

B、触患觉

C、视幻觉

D、听幻觉

E、味幻觉

正确答案:D

10.关于儿童恐惧症的临床表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

B、恐惧对象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

C、使儿童产生恐惧的事物和情境并不具有危险性

D、患者尽量回避恐惧对象

E、恐惧程度与恐惧对象所具有的危险程度相当

正确答案:E

11.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生物学因素,错误的是

A、可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

B、约20%患者的女性一级亲属也符合躯体化障碍的诊断

C、可能存在脑干网状结构过滤功能失调

D、患者多具有“神经质”的个性

E、可有家族聚集性

正确答案:D

12.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状态时,另一感官出现幻觉,此现象是

A、内脏性幻觉

B、原始性幻觉

C、功能性幻觉

D、反射性幻觉

E、假性幻觉

正确答案:D

13.神经衰弱疲劳症状的特点为

A、疲劳常伴有不良的心境,如烦恼、紧张、压抑感等

B、疲劳常有情境性

C、以精神疲劳为主,可不伴有精神疲劳

D、疲劳不伴有欲望与动机的减退

E、疲劳常与脑、躯体疾病等有关

正确答案:A

14.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精神活动受到躯体营养代谢状况的影响

B、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关

C、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D、精神活动以?脑为基础

E、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

正确答案:B

15.某精神卫?机构利?“精神卫??”的机会,??当地社区,向社区群众宣传精神卫?知识,重点讲解关于?杀的知识和相关疾病。这种针对“?杀”的措施属于

A、?级预防

B、?级预防

C、?明显预防措施

D、四级预防

E、三级预防

正确答案:B

16.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中,关于社会适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格显著的、持久的偏离了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应有的范围,并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

B、人格暂时偏离了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应有的范围,但行为模式没有明显改变

C、虽然人格显著的、持久的偏离了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应有的范围,但行为模式没有明显改变

D、虽然人格未偏离所在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