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牛顿爱因斯坦.ppt
文件大小:2.72 M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3.8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李四光生平年表1889年出生湖北黄冈1902年考入武昌高等小学1904年破格选送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机械1910年毕业回国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改学地质1920年回国,北大地质系执教第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现象变迁的主因》1928年担任中央地质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南京)后任职中国地质学会会长20年1945年发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1948年在伦敦第18届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作

《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1950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60年代初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1971年卒于北京成为中国地质研究的领头人之一,也逐渐成为世界地质学界的权威!第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科学贡献(一)第四纪冰川冰川是发生在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它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在我国,有些外国人进行考察后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这种结论被世界地质权威所公认。对此,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结果,李四光在1921年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首次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等地发现冰川遗迹,撰写了经典名著《冰期之庐山》,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发展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确立的地位及意义:1)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第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纪冰川遗迹第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科学贡献(二)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1)萌芽: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2)正式提出:1945年,《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3)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作《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地质力学正式载入史册)4)系统总结: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1.创立过程第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2.什么是地质力学呢?即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探讨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3、作用:1)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意义。2)为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大陆寻找大型油田打下了理论基础。第8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中国贫油论”第9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成功运用:1)寻找石油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甩掉贫油的帽子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2)寻找铀矿,发展核能事业;3)预测地震。第10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胜利大庆华北大港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李四光第1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⒈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⒉甩掉“贫油”帽子,为社会主义做贡献打破两个“洋神话”第1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对李四光的评价学术地位: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