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四肢骨折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骨折的专有体征是()
A.疼痛
B.肿胀
C.功能障碍
D.反常活动
答案:D。解析:骨折的专有体征包括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而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在多种损伤中均可出现,并非骨折专有。
2.最容易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骨折是()
A.锁骨骨折
B.肱骨干骨折
C.桡骨远端骨折
D.胫腓骨骨折
答案:D。解析: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胫腓骨骨折时,骨折部位出血、水肿等容易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引起该综合征。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一般较少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
3.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是()
A.疼痛
B.肿胀
C.弹性固定
D.活动受限
答案:C。解析: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为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在多种关节损伤中都可出现,并非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
4.骨折患者现场急救方法正确的是()
A.对骨折断端应现场整复
B.止血带持续扎紧不能放松
C.就地取材,妥善固定
D.搬运脊柱骨折患者时由一人抱持搬运
答案:C。解析:骨折患者现场急救时,一般不应对骨折断端进行现场整复,以免加重损伤;止血带应定时放松,防止肢体缺血坏死;搬运脊柱骨折患者时应采用平托法或滚动法,避免一人抱持搬运导致脊髓损伤;就地取材,妥善固定可以减少骨折断端的移动,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
5.下列哪项不是骨折早期并发症()
A.休克
B.脂肪栓塞综合征
C.骨化性肌炎
D.骨筋膜室综合征
答案:C。解析:骨折早期并发症包括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骨化性肌炎是骨折晚期并发症。
6.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原则正确的是()
A.伤后1-2周内以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
B.伤后1-2周内以骨折处远近侧关节活动为主
C.伤后2-3周后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身活动
D.伤后6-8周后以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
答案:A。解析: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伤后1-2周内以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伤后2-3周后以骨折处远近侧关节活动为主;伤后6-8周后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可进行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身活动。
7.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畸形是髋关节()
A.屈曲、内收、内旋
B.屈曲、内收、外旋
C.屈曲、外展、内旋
D.屈曲、外展、外旋
答案:A。解析: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畸形是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患肢缩短。
8.下列关于石膏固定患者护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石膏上有血迹,应立即打开石膏检查
B.搬运石膏未干的肢体时,要用手掌托扶
C.石膏被食物污染时,可用清水冲洗
D.包裹石膏的患肢疼痛时,可自行服用止痛药
答案:B。解析:若石膏上有血迹,可在血迹边缘做好标记,并观察血迹范围有无扩大,一般不立即打开石膏检查;搬运石膏未干的肢体时,要用手掌托扶,避免手指按压形成压疮;石膏被食物污染时,不可用清水冲洗,以免石膏软化;包裹石膏的患肢疼痛时,应及时通知医生,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9.肱骨髁上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正中神经损伤
B.肘内翻
C.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D.骨化性肌炎
答案:C。解析:肱骨髁上骨折由于骨折部位靠近肱动脉,容易损伤肱动脉,导致前臂缺血,严重时可引起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这是肱骨髁上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正中神经损伤、肘内翻、骨化性肌炎也是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但相对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来说,严重程度稍低。
10.开放性骨折现场止血宜首选()
A.上止血带
B.局部压迫包扎
C.指压出血血管
D.结扎出血血管
答案:B。解析:开放性骨折现场止血宜首选局部压迫包扎,多数伤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止血。上止血带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一般在其他方法无效时才使用;指压出血血管只能暂时止血,不是首选方法;结扎出血血管需要专业的手术操作,现场一般无法进行。
11.骨折愈合过程中,原始骨痂形成期约需()
A.1-2周
B.2-3周
C.4-8周
D.8-12周
答案:C。解析: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炎症机化期(约需2周)、原始骨痂形成期(约需4-8周)、骨板形成塑形期(约需8-12周)。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
A.手法复位
B.切开复位
C.持续牵引复位
D.石膏固定复位
答案:D。解析: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持续牵引复位等。石膏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