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知识点巩固考题汇总以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安全使用履行职责,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答案:错误。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安全使用履行职责,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解析:使用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既可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也可以配备兼职人员来负责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2.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答案:正确。
解析:这是《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明确规定,目的是确保特种设备在使用前接受监管部门的管理,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3.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答案:正确。
解析:电梯维保单位是保障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是其基本职责。在接到故障通知后迅速响应并实施救援,能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危害。
4.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属于一般事故。()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属于一般事故的范畴。
5.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答案:正确。
解析:电梯制造单位在电梯的设计、生产等环节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其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能从源头上保障电梯质量。同时允许其委托有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安装、改造、修理,确保施工的专业性。
二、选择题
1.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电梯使用单位。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答案:B。
解析:《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验收后30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使用单位,以便使用单位进行后续的管理和维护。
2.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答案:A。
解析:提前1个月提出定期检验要求,能确保检验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保证电梯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持续安全运行。
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年龄20周岁以上,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
B.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并且具有2年以上电梯相关工作经历
C.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
D.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答案:A。
解析: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并且具有2年以上电梯相关工作经历;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等条件。对于年龄并没有“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这样严格的限制,只要身体条件和专业能力符合要求即可。
4.电梯出现关人现象,维修人员首先应做的是()。
A.打开抱闸,盘车放人
B.切断电梯动力电源
C.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了解被困情况
D.打开层门放人
答案:C。
解析:在处理电梯关人故障时,首先要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了解被困人员的状况和电梯所处位置等信息,避免盲目操作带来更大危险。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5.电梯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B.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C.通知电梯制造单位
D.通知电梯维保单位
答案:B。
解析: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这是应对突发事故的首要措施,能使救援工作迅速、有序开展,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危害。
三、简答题
1.简述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答案: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
-建立并管理电梯安全技术档案,详细记录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信息,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电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依据。
-制定并落实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规范电梯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等工作,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监督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工作,检查其维护保养记录,确保维保工作按照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及时发现并解决维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定期对电梯进行自行检查,包括电梯的运行状况、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负责组织电梯的定期检验工作,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