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骨科牵引业务查房模板范文.docx
文件大小:24.3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3.4千字
文档摘要

骨科牵引业务查房模板范文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5岁,因“右下肢疼痛、活动受限3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不慎滑倒,右下肢着地,当即感右下肢疼痛剧烈,无法站立及行走。由家人送至我院急诊,行X线检查提示“右股骨颈骨折”,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平时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8/86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痛苦面容。右下肢呈外旋、短缩畸形,右髋部压痛明显,轴向叩击痛阳性,右下肢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及血运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基本正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骨盆正位X线片示右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

二、护理评估

1.身体状况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但因疼痛刺激,患者可能出现心率、血压的波动。

-右下肢骨折部位疼痛明显,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骨折导致右下肢活动受限,长期卧床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心理状况

-患者突然受伤,对疾病的预后存在担忧和恐惧心理。

-因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可能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

3.社会支持系统

-患者家属对其关心照顾较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但家属对牵引治疗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需要进行健康宣教。

三、牵引治疗目的及方法

1.牵引治疗目的

-复位骨折:通过牵引的力量,使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固定骨折: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防止骨折再次移位。

-缓解疼痛:减轻骨折部位的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

-矫正畸形:对于有骨折畸形的患者,牵引可以逐渐矫正畸形。

2.牵引治疗方法

-该患者采用骨牵引治疗,在右胫骨结节处进行骨牵引。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后,用骨圆针经皮穿过右胫骨结节,安装牵引弓,连接牵引绳和牵引装置,根据患者的体重和骨折情况,给予适当的牵引重量,初始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约7-10kg。

四、牵引期间的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体位护理:患者应保持正确的体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牵引的效果。右下肢应保持外展中立位,可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皮肤护理:保持牵引部位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防止皮肤感染。骨牵引针孔处每日用75%酒精消毒2次,并用无菌纱布覆盖,观察针孔处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的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洗漱、进食、大小便等。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

2.牵引护理

-牵引装置的护理:保持牵引装置的有效性,牵引绳应始终在滑轮内,牵引重量应根据病情和医嘱进行调整,不得随意增减。牵引锤应悬空,避免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接触。

-观察牵引效果:密切观察患者的骨折部位有无疼痛、肿胀、畸形等情况,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肢体长度、关节活动度等,判断牵引效果。

-防止牵引针移位: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移动牵引针,避免牵引针松动或移位。如发现牵引针有松动或移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压疮: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在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部等可垫软枕或使用减压贴,以减轻局部压力。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和衣物。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定时为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等,以增加肺活量。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早期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舒张运动,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必要时可使用下肢静脉泵或穿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静脉怒张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关节僵硬:在牵引期间,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如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以防止关节僵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