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B.法的本质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法的本质就是法律条文所表现出来的内容
D.法的本质完全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答案:B。法的本质具有多层次性,它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有阶级性;同时,法也需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具有社会性。A选项,法的本质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C选项,法律条文只是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不能等同于法的本质;D选项,法的本质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但不是完全取决于,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2.法的规范作用中,()是其他作用的保障。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教育作用
答案:C。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它是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的指引、评价、教育等作用就难以实现。指引作用是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评价作用是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教育作用是通过法的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影响。
3.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法律事实是()
A.甲和乙签订买卖合同
B.丙将丁打伤
C.戊的死亡
D.庚放弃接受遗产
答案:C。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戊的死亡是自然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法律事件。A选项甲和乙签订买卖合同、D选项庚放弃接受遗产,都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属于法律行为;B选项丙将丁打伤,也是丙有意识实施的行为,属于法律行为。
4.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调整的范围
C.法律规范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对象
答案:D。法律调整的对象即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不同的社会关系需要不同的法律规范来调整,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法律部门。法律调整的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辅助标准;法律调整的范围表述不准确;法律规范的数量不是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
5.下列属于我国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A.党的政策
B.习惯
C.行政法规
D.判例
答案:C。我国正式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正式法律渊源。党的政策不是正式法律渊源;习惯只有在特定情况下经国家认可才成为法律渊源;判例在我国不是正式法律渊源。
6.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中,()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法律责任
答案:B。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分为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假定条件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部分;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7.法的溯及力问题,是指()
A.法律能否适用于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B.法律能否适用于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C.法律能否适用于其制定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D.法律能否适用于其制定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答案: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8.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B.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C.法治是法制的静态表现
D.有法制就一定有法治
答案:B。法制是指法律制度,是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指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是一种治国的方式。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法制就谈不上法治,但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法治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制约权力等价值,而法制仅仅是法律制度的存在。
9.下列属于法律责任中行政责任的是()
A.赔偿损失
B.罚金
C.警告
D.有期徒刑
答案:C。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警告属于行政责任中的行政处罚。赔偿损失属于民事责任;罚金和有期徒刑属于刑事责任。
10.法律解释的方法中,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的方法是()
A.文义解释
B.历史解释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答案:A。文义解释是指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历史解释是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体系解释是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