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法考重点题库和答案分析2024.docx
文件大小:23.39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3.25千字
文档摘要

法考重点题库和答案分析2024

刑法部分

1.题目:甲欲杀害乙,在乙的食物中投放了毒药。乙吃了食物后,痛苦万分,甲心生怜悯,立即将乙送往医院,但乙因中毒太深经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答案:A

分析: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在本题中,甲实施了投毒杀害乙的行为,虽然甲后来有将乙送往医院的救助行为,但乙最终还是因中毒太深经抢救无效死亡,即甲的投毒行为导致了乙死亡这一危害结果的发生,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既遂要件。犯罪中止要求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本题中乙死亡结果已经发生,所以不属于犯罪中止。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本题乙已经死亡,并非未得逞,所以不属于犯罪未遂。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尚未着手实行犯罪,本题甲已经实施了投毒行为,不属于犯罪预备。

2.题目:下列情形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二人在生产作业时不小心造成火灾

B.甲某(女)与乙某(女)积怨甚深,为了败坏乙某的名声,甲某指使自己的丈夫将乙某强奸

C.甲某唆使一个15岁的中学生乙某从家中偷出金银首饰,然后低价向乙某收买

D.甲某在将乙某杀害之后,为了销毁罪迹,指使丙某将乙某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

答案:B

分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A选项中,甲、乙二人不小心造成火灾,属于过失犯罪,而共同犯罪要求是故意犯罪,所以A选项不属于共同犯罪。B选项中,甲某指使自己的丈夫强奸乙某,甲某与其丈夫有共同强奸的故意,并且实施了相关行为,属于共同犯罪。C选项中,15岁的中学生乙某对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只有甲某一人具有犯罪故意和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D选项中,甲某杀害乙某的行为已经完成,丙某只是帮助甲某销毁罪迹,二人没有共同实施杀害乙某的故意和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民法部分

1.题目:甲将自己的一辆汽车卖给乙,并交付给乙,但未办理过户登记。后甲又将该车抵押给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丙的抵押权不成立

B.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丙的抵押权成立

C.乙未取得该车的所有权,丙的抵押权成立

D.乙未取得该车的所有权,丙的抵押权不成立

答案:B

分析:根据《民法典》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甲将汽车交付给乙,乙已经取得了该车的所有权。同时,甲虽然将车卖给了乙但未办理过户登记,其仍然是登记的所有权人,甲又将该车抵押给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丙基于善意取得抵押权,所以乙取得该车的所有权,丙的抵押权也成立。

2.题目:甲、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甲将自己的一套房屋卖给乙,并约定一个月后办理过户手续。但在合同签订后的第10天,甲又将该房屋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了丙,并立即办理了过户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B.甲与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C.乙可以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D.乙可以要求丙返还房屋

答案:C

分析:甲与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和甲与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均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均为有效合同。因为甲将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导致甲无法按照与乙签订的合同约定为乙办理过户手续,甲构成违约,乙可以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丙已经办理了过户手续,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乙不能要求丙返还房屋。

行政法部分

1.题目:下列不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A.颁发律师资格证书

B.授予商标专利权

C.产品质量认证

D.颁发采矿许可证

答案:C

分析: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颁发律师资格证书、授予商标专利权、颁发采矿许可证都属于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而产品质量认证是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合格评定活动,不属于行政许可。

2.题目:某县公安局以甲某涉嫌诈骗罪为由将其刑事拘留,后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经一审法院审理,判决甲某无罪。甲某提起国家赔偿请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县公安局和检察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B.县检察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C.县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D.县公安局为赔偿义务机关

答案:B

分析: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在本题中,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甲某,所以县检察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民事诉讼法部分

1.题目: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案件中,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是()

A.